(資料圖)
報告期內,眾生藥業(002317)研發投入相較于上年同期增加21.25%。
南方財經全媒體見習記者王東 東莞報道 8月8日,A股上市公司眾生藥業(002317.SZ)發布2022年半年度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26億元,同比增長9.57%,凈利潤2.02億元,同比下降29.73%,基本每股收益為0.25元。
扣非后凈利潤同比減少,眾生藥業對此表示,報告期基于戰略的繼續推進,公司實施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員工持股計劃確認股份支付費用及增加研發投入所致。
作為國內老牌中藥企業,在眾生藥業現有產品線中,中成藥依舊是其核心業務基礎和重要的增長來源。報告期內,眾生藥業中成藥銷售85304.86萬元,同比增長8.77%,占營收比重64.33%。
實際上,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傳統藥企生產艱難,眾生藥業自2010年就開始布局發展創新藥以謀求戰略轉型。
近年來眾生藥業逐步加大研發力度,以尋求增長突破點,報告期內,眾生藥業研發投入相較于上年同期增加21.25%,集中資源支持廣譜抗病毒藥物、NASH和代謝病領域藥物等重點創新藥的研發工作,并且在報告期內取得了一批研發成果。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了解到,備受外界關注的抗新冠病毒3CL蛋白酶抑制劑RAY1216,目前Ⅰ期臨床研究完成全部受試者臨床觀察,Ⅰ期臨床試驗完全達到預期試驗目的,并為即將開展的Ⅱ/Ⅲ期臨床試驗提供了充分的依據,這也是近期繼真實生物阿茲夫定片增加治療新冠病毒肺炎適應癥注冊申請后,新冠藥物賽道的又一重大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發布《關于新型冠狀病毒新流行株感染抗病毒新藥非臨床和臨床評價標準的問與答》(以下簡稱“《問答》”)的通知。其核心內容是: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其致病力有所減弱,發展成為重型/危重型或死亡的比例較低,可考慮選擇臨床療效指標(在適當的時間內評估至持續臨床恢復的時間)的改善作為主要療效終點,病毒學指標作為關鍵次要療效終點。
業內普遍認為,主要療效終點作為臨床研究中的重要指標,對當前和后續新冠藥物的研發、上市指導性意義,隨著這一規則的調整或意味著針對新冠藥物研發的臨床標準將隨著新冠病毒致病力減弱將有所改變,從而帶動研發節奏和藥物獲批速度,成為新冠藥賽道上沖刺的各家藥企推動其相關藥物上市的新一輪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