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達智能8月30日發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公司于2022年8月30日接受32家機構單位調研,機構類型為保險公司、其他、基金公司、證券公司。
投資者關系活動主要內容介紹:
一、公司基本情況介紹廣東安達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4月,目前注冊資本為8,080.808萬元,是主要從事流體控制設備、等離子設備、固化及智能組裝設備、ADA智能平臺設備等智能制造裝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企業。公司產品主要包括點膠機、涂覆機、噴墨機、字符打印機、等離子清洗機、固化爐、智能組裝機、ADA智能平臺、去膠機等在內的多種智能制造裝備,可廣泛運用于消費電子、汽車電子、新能源、智能家居、工業控制和半導體等多領域電子產品的智能生產制造,是蘋果公司、立訊精密(002475)、歌爾股份(002241)、廣達、比亞迪(002594)、臺達集團、寧德時代(300750)、聞泰科技(600745)和捷普等一系列全球頭部電子信息產業客戶重要設備供應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二、2022年半年度的業績說明1、營業收入:公司2022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27,912.22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7.73%,主要系公司訂單增長,設備驗收增加所致。
2、歸母凈利潤:公司2022年上半年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099.74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2.45%,主要系公司營業收入增加以及匯兌收益增加所致。
3、資產情況及現金流: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資產主要為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賬款、存貨;負債主要為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資產負債率為8.82%,處于較低水平;2022年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約7,100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2.09%。
4、費用情況:2022年半年度,公司銷售費用率為19.77%,管理費用率為10.19%,研發費用率為12.04%。期間費用率合計為36.63%,較上年同期下降了3.12pet,受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波動產生了匯兌收益。
公司2022年半年度財務報告的主要財務數據,請詳見公司于2022年8月19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www.sse.com.cn)披露的《安達智能:2022年半年報全文》。
三、互動交流
問:2022年上半年,不考慮財務費用,公司其他三費的費用率同比增長較多,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根據公司戰略規劃的發展需要,為了擴大公司的業務規模,公司內部進行了組織架構的調整,擴充了銷售、運營、研發人員的團隊,故員工薪酬和相關費用支出同比上年同期有較大的增加。
公司2022年上半年度銷售費用5,519.10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062.41萬元,同比增長23.84%,主要系為更好地深耕原有市場及拓展新的行業及市場與客戶,增加了銷售及售后人員配備,其職工薪酬以及售后維保費用增加所致;管理費用2,843.12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698.67萬元,同比增長32.58%,主要是管理費用中職工薪酬及上市相關的費用增加所致;研發費用3,361.39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991.10萬元,同比增長41.81%,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達到12.04%,主要是公司持續增加研發項目的投入,同時加大引進研發人才、增加研發人員薪酬所致。
問:請拆分一下公司2022年上半年各產品類別的營收構成。
答:公司當前是以流體控制設備為主的多元化產品布局,營業收入仍以流體控制設備為主。公司2022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7,912.22萬元,其中流體控制設備約13,950萬元,占比約50%;配件及技術服務約5,644萬元,占比約21.6%;固化及智能組裝設備約6,112萬元,占比約22.3%;等離子設備約1,477萬元,占比約6%;其他約233萬元,占比約0.1%。
按照上述產品類別分類,本期營業收入變化較大的分別是固化及智能組裝設備、等離子設備、以及配件及技術服務。其中,固化及智能組裝設備包括固化爐、非標定制智能組裝設備、傳統智能組裝設備以及ADA智能平臺設備。
問:公司ADA智能平臺相較于傳統專用設備有什么優勢?
答:ADA智能平臺是在通用機架基礎上搭配主機模組形成一個通用平臺,然后通過加載不同功能頭模塊,配以相應的供料模塊+輸送模塊,快速組建一個智能平臺,通過更換功能頭模塊即可完成諸如點膠、涂覆、貼裝、鎖付、等離子清潔、貼/撕膜、檢測等多種功能。該智能平臺對比專用設備有如下優勢:
1)ADA智能平臺設備解決了行業內設備不通用、故障排除時間長、操作技術門檻高及換線轉產不靈活等四大痛點;
2)ADA智能平臺設備實現了小型化、模塊化、通用化、平臺化、柔性化及智能化,具有自感知、自學習、自決策、自執行、自適應的功能;
3)ADA智能平臺設備搭載LMES系統可以實現離線排產、離線編制及離線模擬生產的柔性化換線轉產;
4)ADA智能平臺設備可以以單機、多機連線組合的方式存在。亦可以與人工位組合使用,亦可以與其他專用設備混搭使用,采購模式既能以單機存在,又能多個平臺靈活組建成智能生產線應用,與傳統專用設備相比更具有擴展性、靈活性,可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半導體、新能源、智能家居等行業,可響應不同行業產品的快速切換需求。
問:請問公司高毛利的原因是什么?
答:公司2022年上半年的綜合毛利率為60.21%,與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影響公司毛利率水平的因素很多,公司依托行業先發優勢、產品模塊化優勢以及優質客戶資源優勢和核心零部件自研自產的優勢,實現了較高的產品溢價,使得公司毛利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第一,公司的先發優勢。公司是國內較早從事流體控制設備研發和生產的企業,2009年率先推出智能選擇涂覆機、2010年成功研發“國內首款全自動多功能高速點膠機”,具備行業先發優勢,且在技術經驗積累、客戶資源開發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競爭壁壘,可實現較高的產品溢價。
第二,產品模塊化優勢。基于產品模塊化設計,公司在設計研發和產品生產兩大環節實現了技術方案和產品的快速交付。在設計研發過程中,公司可通過升級關鍵部件、更換功能模塊、優化運動算法等方式,快速提供可滿足客戶新工藝要求的技術方案,極大縮短了公司設計研發投入。在生產環節中,因產品的模塊化設計,公司實現了流水線生產模式,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公司產品所需的制造成本。
第三,優質客戶資源優勢。蘋果公司是全球消費電子領域的龍頭企業,蘋果公司及其EMS廠商對設備供應商的產品質量、售前售后服務、生產工藝、產品精密度等要求較高,且能提供較為優厚的價格條件。公司除與蘋果公司直接合作外,還與偉創力、立訊精密、歌爾股份、藍思科技(300433)、廣達、比亞迪、臺達集團、寧德時代、聞泰科技、捷普等全球頭部客戶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得到了客戶的廣泛認可,具有良好的品牌聲譽及領先的市場地位。
第四,核心零部件自研自產優勢。自2011年成功研發點膠閥開始,公司便逐漸實現對更多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發和生產,不斷加大對智能制造裝備上游領域的探索。目前公司的核心零部件分為閥門機構、運動控制機構、視覺機構,等離子機構四大類,大部分已實現自研自產,從而成本相對較低。
問:請淺談一下公司的研發規劃?
答:多年來,公司秉承“推動智能制造產業升級”的使命,十分注重底層核心技術的研發投入和產品創新,不斷向更廣泛的應用領域拓展,幫助客戶提升工藝水平和突破產能瓶頸、解決制造業痛點為目標,以行業發展趨勢和客戶需求為導向,助力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智能化升級。
公司將深化完善“研究院+研發中心+應用研發”三層研發管理體系,關注前沿市場需求,以市場引導產品革新方向,推進產品及工藝優化升級;持續投入前沿技術領域,有針對性地深入應用材料、工藝制程、嵌入式設計、物理光學、視覺算法處理、AI深度機器學習、射頻微波等離子、精密機械設計、流體力學、機電及驅控算法、通訊控制等專業研究,夯實公司基礎底層技術及產品研發能力。
公司在夯實并提升點膠閥、涂覆閥等已具備自研自產能力及較強競爭優勢的核心零部件技術水平同時,將電機、驅控、視覺等關鍵零部件提升至行業領先水平;將基于產品開發需求,增加更多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發能力,加深產業鏈向上游縱深拓展。
公司持續延展產品應用工序及應用領域,通過ADA智能平臺全面覆蓋FATP工序段,有效解決制造業設備不通用、故障排除時間長、操作技術門檻高、換線轉產不靈活的行業四大痛點;
廣東安達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流體控制設備、等離子設備、固化及組裝設備等智能制造裝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產品主要包括點膠機、涂覆機、等離子清洗機、固化爐和智能組裝機等在內的多種智能制造裝備,并為客戶提供整線生產綜合解決方案,可廣泛運用于消費電子、汽車電子、新能源、智能家居和半導體等多領域電子產品的智能生產制造,是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自動化、智能化和高效化生產的關鍵核心裝備。公司于2021年被工信部列為“建議支持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示名單,于2018年榮獲中國專利優秀獎。
調研參與機構詳情如下:
參與單位名稱 | 參與單位類別 | 參與人員姓名 |
---|---|---|
上海犁得爾私募基金 | 基金公司 | 陳愷睿 |
東海基金 | 基金公司 | 楊紅 |
中加基金 | 基金公司 | 呂航 |
興業基金 | 基金公司 | 陳楷月 |
華安基金 | 基金公司 | 劉暢暢、周丹、舒灝 |
南方基金 | 基金公司 | 朱萇揚 |
博時基金 | 基金公司 | 柏正奇 |
國投瑞銀基金 | 基金公司 | 李威 |
大成基金 | 基金公司 | 劉照琛、方向 |
太平基金 | 基金公司 | 邵闖 |
寶盈基金 | 基金公司 | 賈昌浩 |
富國基金 | 基金公司 | 崔宇、張幕禹 |
平安基金 | 基金公司 | 黃維 |
匯添富基金 | 基金公司 | 陳威 |
淳厚基金 | 基金公司 | 楊煜城、陳文 |
長城基金 | 基金公司 | 余歡、周詩博、翁善根 |
中泰證券 | 證券公司 | 傅鑫 |
中金公司 | 證券公司 | 張哲達、郭威秀 |
中銀國際證券 | 證券公司 | 李倩倩 |
天風證券 | 證券公司 | 王昊哲 |
山西證券 | 證券公司 | 葉中正、楊晶晶 |
廣發證券 | 證券公司 | 葉秀賢 |
中再資產 | 保險公司 | 孫博睿、胡換錄、陸銘 |
平安資管 | 保險公司 | 劉博、戴亞雄 |
中信理財 | 其他 | 寧寧 |
德邦資管 | 其他 | 孔祥國 |
楓池投資 | 其他 | 邢哲 |
河清資本 | 其他 | 肖晗 |
浙江旌安投資 | 其他 | 孔凡熔 |
盤京投資 | 其他 | 喬磊、崔同魁、石堅 |
立翎資本 | 其他 | 馬猛 |
長江資管 | 其他 | 姚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