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諾激光(301021)11月16日發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公司于2022年11月15日接受29家機構單位調研,機構類型為QFII、保險公司、其他、基金公司、海外機構、證券公司、陽光私募機構。
投資者關系活動主要內容介紹:
張勇先生就公司基本情況、核心優勢、創新成果和發展規劃等四方面進行了介紹,現場交流的主要問題如下:
(相關資料圖)
問:請問公司在光伏等新能源領域是否開展布局?
答:公司在光伏領域取得重要進展,11月7日,正式發布TOPCON激光SE直摻設備,助力光伏行業攻克激光硼摻難題。
公司依托上市契機,獲得更多的資金、人才等方面資源,有條件在若干新領域加大投入,將相關技術儲備加快產業化落地。上述項目正如期推進。
問:請問公司的TOPCON激光SE直摻設備有哪些特點?
答:在過去的幾個月間,公司憑借擁有激光器等核心部件能力的優勢,利用早前在PERC電池領域的經驗積累,基于“光源+光學/運控+工藝”的一體化解決方案能力,成功開發了QuaPulseTM激光時空調制技術,正式推出了基于該技術的定制激光器及TOPCON激光SE直摻設備。
QuaPulseTM激光技術通過多維度精準調制手段,可實現更加均勻的工藝輸出效果,有望助力TOPCON電池顯著提效,其性價比表現優秀。
問:請介紹下“醫療項目簽約落戶常州西太湖科技產業園”的具體情況。
答:為進一步支持高值醫療植/介入制造業務向著專業化、規模化發展,公司選址常州西太湖醫療產業孵化園,以滿足該業務未來發展的空間需求。此次在該孵化園意向租賃8000平方米廠房,建設應用于高值醫療器械生產線。
問:請介紹下高值醫療植/介入器件制造業務的進展。
答:今年,公司持續發力生物醫療領域。上半年,公司董事會審議批準了通過引入戰略投資人和對該業務核心團隊實施員工持股等方式設立子公司,半年報顯示醫療業務上半年客戶數量和在手訂單同比增多;9月29日,披露了《關于對外投資設立合資公司暨關聯交易的進展公告》,醫療業務主體“深圳湃生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工商登記;10月9日,醫療項目簽約落戶常州西太湖科技產業園。以上進展均有望加快高值醫療植/介入器件制造業務沿著專業化、規模化方向快速發展。
問:請問公司在醫療影像設備領域的進展如何?
答:公司運用光聲技術所開發的光聲顯微鏡,可以實現毛細血管級別的高清晰度成像,且成像速度全球領先,可為生物醫學、臨床、病理、藥物研發等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手段。
公司申請或授權了《基于激光能量補償技術的光聲血氧測量裝置及方法》、《光聲掃描成像裝備、工作方法、圖像掃描方法》、《基于音圈電機的光聲掃描成像補償方法、成像方法及系統》等相關發明專利和《G2光聲顯微鏡》外觀設計專利、《一種手持式共焦光聲顯微鏡探頭》實用新型專利。
目前客戶均來自科研領域,先后多家客戶采用公司產品在科研領域取得創新成果,并在國際知名期刊發表文章。同時,公司正與中山大學基于該產品的成果面向臨床應用開展深度開發工作。
問:請問公司在下游應用場景的拓展策略是什么?
答:短期內,公司將繼續聚焦“工業應用”和“生物醫學應用”兩個大賽道,在各自的細分場景中按照“有深度、有寬度、有長度”的標準甄選業務機會,即選擇有技術壁壘、可發揮技術優勢、有望解決行業痛點的領域;選擇有一定市場容量、能成為新的增長極的領域;選擇有較長生命周期,可持續為公司帶來增量的領域。針對滿足以上特征的領域,公司會結合技術儲備和產業節奏,逐年有序布局。
問:請問公司如何解決下游應用場景“跨界”的差異?
答:下游不同應用場景的差異本質是加工對象的材料特性差異,而基于對光與材料相互作用機理的深刻理解,可以有效找出恰當的加工方式和辨識出對激光設備各功能部件參數的具體要求,進而對光源、光學、運控等部件進行優化組合。
公司具備“光源、光學/運控、工藝”的平臺能力,深刻理解光與材料相互作用的機理,可以靈活應對不同加工對象和加工要求;必要的情況下,公司還可對相關功能部件進行深度定制。因此,公司可不斷延展新的應用場景,更好地滿足終端客戶的需求;
英諾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是研發、生產和銷售微加工激光器和定制激光模組。公司的主營產品是緊湊型中低功率激光器、一體式高功率激光器、深紫外激光器、工業級皮秒激光器、工業級飛秒激光器、MOPA納秒/亞納秒激光器、定制激光模組。公司是全球少數同時具有納秒、亞納秒、皮秒、飛秒級微加工激光器核心技術和生產能力的工業激光器生產廠商之一,是全球少數實現工業深紫外納秒激光器批量供應的生產商之一。2019年9月,公司的FORMULA系列高功率紫外納秒激光器技術、AOPICO系列高功率紫外皮秒激光器技術、AONANO-XP系列MOPA-ns激光器技術經中科合創(北京)科技成果評價中心評定為國際先進水平,并獲得了工業與信息化部科學技術成果登記證書(證書編號:3392019Y0175、3392019Y0176、3392019Y0177)。
調研參與機構詳情如下:
參與單位名稱 | 參與單位類別 | 參與人員姓名 |
---|---|---|
信達基金 | 基金公司 | 李澤宙 |
光大保德信 | 基金公司 | 趙志銘 |
華夏基金 | 基金公司 | 馬偉恩 |
博時基金 | 基金公司 | 馮圣陽 |
國投瑞銀 | 基金公司 | 董政武 |
安信基金 | 基金公司 | 曾博文 |
工銀瑞信 | 基金公司 | 謝怡婷 |
招商基金 | 基金公司 | 徐張紅、徐生、王奇瑋、高巖 |
匯安基金 | 基金公司 | 王明路 |
金信基金 | 基金公司 | 蔡宇飛 |
鵬揚基金 | 基金公司 | 馬惠芹 |
中金公司 | 證券公司 | 嚴佳、張梓丁 |
太平洋證券 | 證券公司 | 汪成 |
招商證券 | 證券公司 | 王恬、程鑫、鄢凡 |
申萬宏源 | 證券公司 | 李蕾、高楠茜 |
長江證券 | 證券公司 | 劉曉舟、臧雄 |
建信基金 | 陽光私募機構 | 姚錦、張湘龍、朱林浩、楊荔媛、林亮宏、趙榮杰 |
景林資產 | 陽光私募機構 | 蔣昕昊 |
平安資管 | 保險公司 | 劉博 |
泰康資產 | 保險公司 | 徐航 |
Pinpoint | 海外機構 | 劉文淵 |
WT | 海外機構 | Brian Tang |
Blackrock | QFII | 楊雅童 |
中歐基金 | QFII | 馮爐丹、湯潔、薛承沛、馬思源 |
東方紅 | 其他 | 鄭華航 |
人保健康 | 其他 | 利錚 |
信達澳亞 | 其他 | 劉國豐 |
凱豐 | 其他 | 黃楊 |
彬元資本 | 其他 | 陳海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