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蕭鋼構(600477)12月12日發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公司于2022年12月9日接受8家機構單位調研,機構類型為保險公司、其他、基金公司、證券公司。
(資料圖片)
投資者關系活動主要內容介紹:
問:目前鈣鈦礦中試線建設進度如何?
答:大家都非常關注我們新布局的疊層電池中試線。
在設備的定制采購上,我們9、10月份就與相關供應商完成了采購合同的簽訂,設備生產廠家也將按照既定的合同計劃,于近期陸續交付設備,完成進場。在廠務改造能夠順利驗收的情況下,我們預期最快應該會在農歷春節前完成產線的全部鋪設,并嘗試第一輪的出片測試。當然,新產線鋪設后需要花費一段時間去做穩定性調試,同時進行產能爬坡。
我司2022年4月28日發布的《杭蕭鋼構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員工持股計劃》中對合特團隊的“業績考核”要求是:“合特光電將在不晚于2023年5月10日,實現高轉化效率鈣鈦礦/晶硅薄膜疊層電池100兆瓦中試線投產,且電池轉化效率達到28%以上”。由于該技術是我司在BIPV綠色建材及太陽能電池技術領域的新探索,其中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敬請投資者注意風險。
后期有新的重大進展消息,我們也會及時進行公告披露,再進一步與大家交流。
問:我們關注到,公司在今年合同訂單的獲取上,較同行相比,同比增長數據更為明顯,您認為都有哪些驅動因素?
答:首先,企業的發展是“點”,行業的趨勢是“面”。在今年整體經濟承壓較大、建筑產業受房地產政策疊加影響下,我們鋼結構同行整體卻都表現出了向上的發展趨勢,說明市場上鋼結構的訂單和客戶需求在增加,側面印證了在相關政策的支持下,中國鋼結構建筑的滲透率確實在不斷提升。
其次,由于受今年疫情管控的影響,市場布局越是聚焦在某一個地區、項目體量越是龐大(比如一些大型場館EPC)、前幾名客戶訂單占比越大的企業,相對而言,其訂單更易受到管控政策的顯著影響。從我司自身情況分析,杭蕭鋼構在全國各地擁有15個子公司及加工基地,市場布局范圍較廣,客戶訂單相對也更多來源于市場化的訂單。因而在某種程度上,我司受到某地疫情沖擊而劇烈變動的概率相對較小。故從合同訂單層面看,增長數據會更為明顯些。
問:今年營收同比增長,但利潤率有所下滑,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第一,2022年以來受國內多地區散發疫情、國內房地產市場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們項目在建設進度、工廠的生產制造效能產量以及物流效率上都有非常大的影響。比如造成了部分已簽項目的延后實施,部分項目的收款難度加大等等,都對當期財報表現造成了拖累影響。同時,我們在投入方面,并未因以上表現而減小投資力度。我們仍根據既定的戰略進行科學部署,持續推進新生產基地的建設、智能生產線的技術研發及相關設備的采購置辦等工作。
上述提及的兩大方面,使得當期整體業績承壓較大,凈利潤同比有所減少。公司董事會及管理層將繼續努力,做好精細化經營管理,做大做強鋼結構主業。同時緊盯光伏建筑一體化的產業發展新機遇,構建綠色建筑產業生態平臺,讓更多的員工和合作伙伴共享事業成果,力爭為廣大股東帶來良好回報。
問:目前公司鋼結構的產能情況以及公司的產能規劃和后續投產節奏。
答:“十四五”是我國推進建筑業全面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國家裝配式建筑政策的扶持也在不斷升級。公司搶抓機遇,始終堅持“購建并舉、分批落地”的戰略舉措。
河南信陽、安徽蕪湖兩個新生產基地都將在今年年底前成功投產,同時海南洋浦、河南蘭考、河北杭蕭等基地也將先后完成二期工廠的擴產建設,基本實現了年初既定的20%-30%產能擴增目標。此外,我們今年還新設了洛陽新安公司,增資控股了民和杭蕭,同時募投項目大江東生產基地也將緊張有序地進入建設期,這些新項目的產能將會在明年實現落地。在雙碳政策對綠色建筑的利好加持下,我們將更有信心和底氣,敢于加碼投建新基地、加碼升級智能化新設備產線,力爭在2-3年內達到現有產能的翻倍目標。
問:杭蕭鋼構(上市公司)層面對合特光電是如何定位的?合特光電對公司主業方面,如何體現較好的協同作用?
答:建筑體作為能源使用的終端物理場景,在光伏組件集成建材產品后,真正實現了“產能”和“用能”對象的“合二為一”。鋼結構作為與BIPV最適配的建筑形式,由于鋼架主體可以直接作為光伏構件的支撐結構,既降低了安裝施工的系統成本,又大大增加了光伏發電的立面空間,此種融合一體的模式必是產業發展的大勢所趨。從這個概念上說,合特光電的BIPV產品,讓杭蕭鋼構在綠色建筑的產業道路上,得到了科技加成的價值提升,使得公司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加多元的建筑一體化解決方案。
下一步,我們將互相增益賦能,不斷開拓工業廠房、住宅類建筑、商業寫字樓、大型公共建筑等不同類型建筑的光伏化最佳示范,使之成為超低能耗、近零能耗綠色建筑,打響品牌知名度,在未來綠色建筑的一體化集成服務上,獲得更大的市場認可度;
杭蕭鋼構股份有限公司是鋼結構行業的綠色建筑集成服務商,主要為綠色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提供設計、制造、施工安裝等服務。產品類型主要包括輕鋼結構、多層/超高層鋼結構、大跨度空間鋼結構、鋼結構住宅以及配套墻板/樓板等,產品廣泛應用于寫字樓、大型廠房、住宅、醫院、學校、體育場館、會展中心、高鐵站、飛機場、道路橋梁等。作為中國鋼結構行業首家上市公司、首家鋼結構行業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自1985年創立至今,數千個樣板工程已覆蓋全國40多個行業,以及遍布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百余項工程獲魯班獎、詹天佑獎、中國鋼結構金獎等行業獎項,公司還主編、參編了70多項國家、行業、地方和團體標準,在裝配式建筑體系、鋼筋桁架樓承板、建筑圍護墻體、梁柱節點、構件形式、多高層鋼結構住宅、防腐防火和施工工法、新材料、新工藝等方面先后獲得500余項國家專利成果。在此基礎上公司升級成立杭蕭工業化綠色建筑研究院,并先后與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天津大學、國家固定滅火系統和耐火構件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四川消防研究所等多所著名院校、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研究所進行了良好的產學研合作、新產品開發、規范標準制定。
調研參與機構詳情如下:
參與單位名稱 | 參與單位類別 | 參與人員姓名 |
---|---|---|
農銀匯理基金 | 基金公司 | -- |
博時基金 | 基金公司 | -- |
富國基金 | 基金公司 | -- |
中泰證券 | 證券公司 | -- |
國盛證券 | 證券公司 | -- |
華泰保險 | 保險公司 | -- |
河清資本 | 其他 | -- |
聚鳴投資 | 其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