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電池片,它的光伏轉換效率現在達到了26.81%,轉換效率打破了單結晶硅電池的世界紀錄。這意味著,如果在未來能源轉型的過程中,用這個技術每增加1太瓦的裝機量,可以為全社會節省3000億人民幣,同時也會節省10%的土地面積。”隆基綠能(601012)創始人,總裁李振國參加CCTV《對話》節目時表示。
(資料圖)
縱觀光伏行業的發展,每次產業周期更迭,龍頭都會頻繁更換。但近10年來,隆基始終是那個引領中國光伏的“追光者”。
譬如,隆基堅守的單晶路線目前已成為行業主流;連續在多種光伏電池技術領域打破世界紀錄,通過供應鏈協同創新讓中國光伏在全球光伏市場擁有了話語權,主導全球光伏產業鏈。
中國光伏跌宕起伏的發展和演變里,隆基的身影忽近忽遠,但一直是一股強大的支撐力量。
行業落寞時,隆基獨當一面,按下了提升中國光伏市場份額的快進鍵,穩固了中國在全球單晶硅市場的絕對優勢;輝煌時,隆基低調務實,始終專注于新產品的攻克和研發,繼續做那個絕大部分人眼中的“離群索居者”。
每次隆基技術、產品上的突破,均在行業和市場引起軒然大波,但隆基并沒有孤芳自賞,而是繼續和下一個問題“較真”。
從“兩頭在外”到世界領先
光伏發電雖然起源于歐美,但發展于中國。
第一代光伏企業趕上了早期全球光伏產業發展的紅利,借助光伏組件環節的人力成本等優勢,成為光伏領域的領頭羊。
但彼時中國光伏產業整體上技術水平較低,具有原料、市場“兩頭在外”的特征。短暫的輝煌之后,中國第一代光伏企業普遍面臨產能過剩危機,最終折戟海外市場,2009年左右,中國光伏企業只剩下不到50家。
市場一時的收縮總是與機遇并存的,中國光伏產業隨后又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國內市場開始全面啟動,第二代光伏企業崛起。
從被動圍獵到全面領先,中國光伏產業已經悄然發生巨變。
彼時的光伏行業分為多晶硅和單晶硅兩種技術路線,多晶硅技術要求低,價格便宜,發電效率低,是當時市場的主流路線;相反,雖然單晶硅的轉換效率更高,但技術要求高、價格貴,很少有光伏企業推動單晶硅,而隆基是個意外。
2006年前后,隆基綠能毅然選擇了并不被業內看好的單晶路線,憑借在單晶技術方面的深耕技術不斷進步,最終單晶硅成本逐步下降,被市場接受。隨著光伏產品的發展,對光電轉換效率要求會更高,單晶技術也被證明更符合市場需求。
隆基綠能產品管理中心總裁呂俊博士曾評價道:“十幾年前,單晶硅片價格約100元/片,而現在只有3塊多,沒有隆基對單晶技術的專注和持續推動,光伏的平價化速度或許沒有現在這么快。”
2013年,隆基綠能的單晶硅片全球出貨量領先,并以一己之力推動供應鏈協同創新,實現單晶替代多晶。可以說,以隆基為代表的中國第二代光伏企業的崛起,完成了中國光伏產業的國產化替代。
現如今,作為全球光伏生產和應用大國,中國提供了全球70%以上的光伏組件,借此為全球鋪就了經濟可行的低碳轉型路徑。隆基也在2021年登頂全球光伏企業榜首,組件銷售市場占有率、品牌影響力均位居全球首位。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光伏經過10多年的產業努力和創新,使得產業鏈從供應鏈協同、科技成果產業化、市場裝機等多方面實現超越和領先,2010年之前這幾個方面都嚴重依靠海外。現在中國的光伏產業已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幫助全球解決碳中和問題。
體現在資本市場上,上市十年以來,堅持“不領先不擴產”的隆基綠能迅速崛起,其股價增長90多倍,市值最高超過5000億,是A股的“風向標”之一,在2012年上市企業中,隆基綠能也是如今市值最高的企業。
屢成光伏技術“風向標”
從單晶硅開始,十年來隆基始終聚焦“第一性原理”。它的每一次進步,都是中國光伏技術發展的“風向標”。
2016年,隆基開始大規模商業化應用高效PERC電池技術,加速單晶替代,2019年至今,光伏行業主流的PERC電池轉換效率的世界紀錄為隆基綠能創造的24.06%,就此打破了行業此前認為的PERC電池24%的效率瓶頸。
2017年,隆基將雙面發電技術導入電池和組件環節,推出了基于雙面PERC電池的雙面雙玻組件。同時還在戶外實證電站驗證了通常場景下雙面發電技術可以帶來8%—15%的發電增益,進一步降低光伏的度電成本。
2020年,“尺寸之爭”從幕后轉移至臺前,隆基堅定認為182mm尺寸硅片是客戶價值最大化的尺寸,帶領光伏行業內多家公司以聯名信方式建議將182mm*182mm作為硅片標準尺寸。
2021年,在BAPV仍是屋頂分布式光伏的主流模式時,隆基聯手國內圍護龍頭森特股份(603098),選擇了應用更廣泛、與建筑結合度更高的BIPV賽道。從長遠來看,BIPV是光伏建筑一體化領域的決定性發展方向。
2022年6月,隆基率先發布光伏行業首個一站式戶用光伏解決方案——“隆基向日葵”,通過線上平臺實現對用戶的一體化集成式服務。
從電站申請開始一直到后期運維,由隆基為用戶提供電站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無憂清潔能源解決方案。有效解決了光伏貸行業的突出亂象,樹立了新的行業合規標桿,引領了行業新風向。
2022年11月,隆基綠能發布的HPBC電池的量產效率突破25%,疊加氫鈍化技術的PRO版本,效率達到25.3%;同月,隆基綠能創造了26.81%的硅太陽能電池效率世界紀錄,這是繼2017年日本公司創造單結晶硅電池效率紀錄26.7%以來,時隔五年誕生的最新世界紀錄,也是首次由中國企業創造的迄今為止硅太陽能電池效率的最高紀錄,再次帶著中國光伏站在了世界之巔。
在技術邏輯上,隆基始終堅持“不領先不擴產”,新技術需對成本有貢獻,這也是隆基綠能判斷擴產與否的先決條件。
通過踏踏實實推動技術進步,中國光伏產業在幾年前從一個技術追趕者變成一個產業領先者,隨后通過技術創新和突破,成為產業和技術創新的雙重領先者,這樣的雙重領先實際上是極為不易的。
李振國曾公開表示,隆基綠能推出的RCZ技術、金剛線切割技術、單晶PERC電池技術、雙面發電技術等,都成為目前行業的主流技術。業界關注的、不關注的技術,隆基都在進行深入研究。
讓光伏能源改變世界
在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新能源產業已成為實現“雙碳”目標的中堅力量。能源是主戰場,光伏是清潔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亦是我國能源供應體系的重要分支。
按照國際能源署的算法,將來差不多有35%—40%的電力來自光伏,60萬億度電中有24萬億來自光伏。而光伏電池轉換效率的進一步突破,實際上也將更快推動光伏走進千家萬戶。
也就是說,綠色能源是人類未來發展的能源支撐,太陽能發電將會改變全世界的能源供應,成為最主要的能源來源。
在光伏賽道,做到全球龍頭、中國光伏極有力的代表,隆基早就向市場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但在“雙碳”責任、全球綠色可持續循環的引領上,隆基始終負有深厚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簡單直觀的邏輯有兩點:一是更優的經濟性讓更多場景能夠實現“平價用電”。
2021年以來,隆基連續13次打破電池效率世界紀錄。對于整個光伏行業來講,電池轉換效率每提高0.01個百分點都意義重大。太陽能電池效率提升1%,發電成本就能下降約7%。
正是隆基等光伏企業始終堅持“降本增效”,如今,光伏已經在全球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成為當地最便宜的電力能源,這意味著光伏能夠在經濟性上對傳統能源實現大規模替代。
李振國表示,一開始埋在心底里最初的愿景和理念,是希望通過這種技術的不斷創新,不斷地降低光伏發電的成本,在未來人類能源轉型的過程當中,讓人們在使用清潔能源的同時付出的成本和代價更低一些,其實這就是我們一再的追求。
二是在有限的土地面積上,提升電站容量。效率提高之后,光伏產品的占地面積可以大幅度降低,未來在中國乃至全球實現碳中和的過程中資源可利用程度大幅度提高,與隆基“Solar for Solar-負碳地球”的發展理念高度同頻。
進入隆基官網,“隆基讓不同,因光而大同”的新能源雄心呼之欲出,讓綠色能源在全球開花結果也是隆基的長期目標。
為了更好地體現公司的戰略布局和主營業務定位,進一步強化品牌形象和公司價值。今年5月,隆基將股票簡稱變更為“隆基綠能”。
在隆基綠能看來,光伏是能夠改變世界的,技術的突破能讓人類的生活更美好,光伏發電的意義不僅體現在經濟性上,更為宏大的目標是:讓光伏承擔起修復地球的責任。
作為氣候行動的堅定支持者,隆基綠能成為首批加入RE100、EV100和EP100的企業之一,承諾最晚于2028年前實現100%綠電,同時呼吁和影響更多的企業推行100%綠色電力消費,推動中國能源革命,應對全球氣候危機。
隆基綠能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徐希翔表示,光伏未來的冒險在于,我們要更加快速地進行大幅度投入,制造出更多的光伏組件,同時在儲能和智慧能源、氫能方面有大幅度的發展,建立真正以新能源為主體的電力系統,積極迎接碳中和的到來。
文/張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