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必須要聚焦價值創造,才能在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中立于不敗之地。”胡潤百富董事長兼首席調研官胡潤表示,疫情這三年,胡潤中國500強企業發生巨大變化,50%三年前的中國500強企業已經被淘汰。作為我國新一代尖端裝備的核心供應商,光啟憑借十余年底層基礎研究和先進工業制造技術,讓超材料產業化發展取得重大突破,連續三年入圍中國500強榜單。
近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2胡潤中國500強》,列出了中國500強非國有企業,500家企業總價值為51萬億,相當于上交所上市公司總市值。
對比去年榜單,從行業分布上看,工業產品行業快速上升,成為企業數量第三多的行業。前四大行業,分別為醫療健康(65家)、能源(50家)、工業產品(41家)、半導體(32家),合計占比近三分之一,均與先進制造業或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從中可以看出中國經濟走向的新變化。
(資料圖片)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榜單中深圳共有42家企業上榜,其中南山上榜企業17家,總價值超3.8萬億元,同樣,行業主要集中在互聯網和軟件服務、醫療健康、消費電子、金融、能源、工業產品等領域。先進制造產業和新興產業占比超過50%。
作為國內唯一一家將超材料技術形成產品并大規模應用于尖端裝備領域的高新科技企業,光啟在超材料復雜度設計、微結構的制造尺寸以及極端復雜的航空結構制造工藝上取得了顛覆性的研究成果,打破國際壟斷,實現了我國超材料“從0到1”的重大突破。
成立至今,光啟一直堅持底層基礎研究,跨越了最艱難的實驗室前沿科學研究到工程化技術體系構建的“鴻溝”,成為集“研究、設計、測試、批產”一體化的超材料龍頭企業,每一個環節均實現自主可控,并將超材料結構件成功應用于我國先進飛機等尖端裝備,并使這些構件具備強大的通信、探測等新功能。
光啟憑借十余年的潛心研發,超材料已經從原理樣機、實驗室的科研樣件,變成了如今具有工業化、平臺化的制造體系和制造能力。
2021年,光啟建造的全國最大超材料智能制造中心——709基地一期通過竣工驗收并正式投產,可實現超材料設計、計算、制造、檢測的全鏈條系統,并能完成復雜的曲面形狀的航空結構件設計,標志著超材料進入到規模化生產階段。
去年,光啟又迎來超材料產業化發展里程碑。與成都客戶簽署了超材料領域最大的單一產品單一合同訂單,金額近20億元,標志著中國的超材料裝備產品已正式進入了大規模工業化階段。同年十月份,光啟還在珠海航展上發布了第四代超材料技術,實現了超材料從二維到三維,從平面到立體、從機身的關鍵部位到覆蓋全機身的重大突破。
如今,光啟已經連續三年入圍該榜單。這三年,也是光啟超材料產業化發展突飛猛進的三年。得益于國家為高科技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的創業環境,對于自主可控、攻關關鍵核心技術企業給予的大力扶持,光啟迎來飛躍式發展,并能夠持續推動著超材料行業的快速發展,從局部的創新、局部的試點到引領行業體系性的發展。
未來,光啟將牢記使命,堅持自立自強,牢牢掌握屬于自己的關鍵核心技術,不斷引領行業技術創新,為“打贏中國未來戰爭”的目標持續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