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新聞記者 謝卓維
曾經的A股半導體板塊第一高價股思瑞浦(688539.SH),風光不再。
2月20日,思瑞浦發布全年業績快報,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17.8億元,同比增長34.5%;實現凈利潤2.67億元,同比減少39.85%。
(資料圖)
對于業績下滑,思瑞浦表示,主要系第四季度終端市場景氣度下降導致訂單量減少,營業收入環比第三季度與上年同期有所下滑所致。
奔騰新聞記者發現,2022年思瑞浦大規模落實了股權激勵計劃,產生費用達2.98億元,同比激增108.40%,一定程度上也拖累了凈利潤的增長。數據顯示,剔除股份支付費用影響后,思瑞浦凈利潤5.65億元,同比減少3.67%。
值得注意的是,思瑞浦此前曾為A股半導體行業第一高價股。2021年12月15日,其股價曾達到926.99元/股高位,后一路震蕩下行。
截至2月21日收盤,思瑞浦報收260.32元/股,較近一年前的470元/股,接近“砍半”。
資料顯示,思瑞浦成立于2012年,并于2020年上市上交所,是一家專注于模擬集成電路產品研發和銷售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其應用范圍涵蓋信息通訊、工業控制、監控安全、醫療健康、儀器儀表和家用電器等眾多領域。
登陸科創板之前,思瑞浦盈利能力并不強。數據顯示,2017年和2018年,思瑞浦凈利潤分別為512.47萬元、-881.94萬元。
此后,得益于半導體行業的增長,2019年開始思瑞浦業績進入高速增長階段。數據顯示,2019年-2021年,思瑞浦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04億元、5.66億元、13.26億元,同比增長166.47%、86.61%、134.06%;實現凈利潤分別為7098.02萬元、1.84億元、4.44億元,同比增長904.82%、158.93%、141.32%。
自2019年扭虧為盈以來,思瑞浦連續三年實現業績倍增,直至2022年公司陷入增收不增利,凈利潤三連增趨勢也結束。
值得一提的是,思瑞浦還十分注重研發,持續保持著高比例的研發投入,還通過壯大研發團隊,補足關鍵研發能力,維護核心競爭力。
2022年,思瑞浦持續加大電源、接口、MCU、數據轉換器等產品及車規級產品的研發及技術投入,截至2022年底,技術研發人員同比增加76.73%。
近年來,思瑞浦研發費用率也實現連增。數據顯示,2020-2022年前三季度,思瑞浦實現研發費用分別為1.23億元、3億元、5.01億元,占營收的比重分別為21.63%、2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