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鋰鹽價格高位震蕩,尋找鋰電池替代產品成為行業迫切的需求,而鈉離子電池憑借成本優勢、高安全性能以及快充性能等優勢備受關注,行情熱度持續升溫。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持續旺盛和儲能電池行業產能釋放,鈉離子電池產業化是大勢所趨。國泰君安最新研報顯示,近期鈉離子電池快速發展,多家龍頭公司參與產業布局。
日前,A股新能源板塊黑馬延安必康(002411)披露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蘇九九久科技有限公司計劃在現有的年產5000噸六氟磷酸鋰裝置的基礎上進行項目擴建,新增35000噸六氟磷酸鋰和10000噸六氟磷酸鈉的生產能力,以達到年產50000噸六氟磷酸鹽生產規模。
(資料圖)
有關資料顯示,延安必康早在2011年便踏上了新能源賽道,經過十余年的探索與發展,如今新能源板塊的營收規模已經突破10億元,占比持續上漲。僅2022年上半年,其新能源業務便實現營收13.44億元,同比增速達到100.77%,盈利能力后勁十足。
據了解,延安必康當前新能源業務產品以六氟磷酸鋰為主,同時也具備六氟磷酸鈉的技術儲備。六氟磷酸鋰作為電解液成分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一直以來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全面提升而持續處在高景氣狀態。延安必康表示,目前子公司九九久科技六氟磷酸鋰產品生產線經節能挖潛和優化改造后,實際產能已超6400噸/年,位居行業前列;在手訂單充足,正處于滿負荷生產狀態,且已建立了一批優質且穩定的客戶群體,產品質量得到下游客戶的認可。
同時,延安必康依托自身在六氟磷酸鋰產業的技術和產線優勢,率先實現了六氟磷酸鈉產品的投產。據公司消息,目前九九久科技六氟磷酸鈉中試線已有小批量成品產出。其公斤級樣品經國內多家科研單位測試,性能優異;經多家頭部鈉離子電池企業試用,用戶反饋良好。
不難看出,隨著后續35000噸六氟磷酸鋰和10000噸六氟磷酸鈉生產能力正式落地產業化,延安必康一方面有望持續抓住鋰電池高景氣度,另一方面在新興的鈉離子電池市場有望搶占先機,形成雙輪共振。
國泰君安指出,盡管受產業鏈不完善及尚未規模化投產的影響,鈉離子電池成本仍不具備顯著競爭優勢,但2023年底有望實現鈉離子電池的GWh級投產,產業鏈初步完善,帶動鈉離子電池低成本承諾兌現。浙商證券(601878)也表示,鈉離子電池已規劃產能達到48GWh,疊加寧德時代(300750)、孚能科技等公司2023年明確的全面產業化規劃,鈉離子電池有望在2023年實現產能爆發。
此外,手握六氟磷酸鋰、六氟磷酸鈉兩張王牌之外,延安必康已準備向自身上游鋰礦及下游動力電池、電機、儲能等領域擴展。據2月27日最新公告,公司對全資子公司江蘇北度新能源增資完成,江蘇北度新能源的注冊資本已由5億元變更為50億元。江蘇北度新能源已完成了相關工商注冊登記手續,并取得了新沂市行政審批局核發的《營業執照》。江蘇北度新能源同時擬設立“陜西北度新能源”及“陜西北度智慧”2家子公司,以從事高性能、高安全性鋰離子動力電池、電動汽車節能電機、電動汽車共享換電、動力電池回收及梯次利用領域的業務。
延安必康此前表示,本次對外投資有利于推動公司新能源電池、發電機、儲能技術及礦物業務領域的市場拓展,進一步完善公司的業務布局,推動公司中長期發展戰略的順利實施,降低公司對原業務領域的依賴程度,提高公司的抗風險能力。后續隨著江蘇北度新能源資產的充實,可以發揮其直接融資、間接融資的作用,加快推進項目實施,本次投資項目也計劃吸引感興趣的政府投資平臺、產業基金等戰略投資參與。
有業內人士表示,配套熱銷新能源車型是第二梯隊動力電池廠商裝車量快速起量的主要驅動力,同時車企為了保障供應鏈安全、穩定,也會引入多家電池供應商,預計2023年第二梯隊動力電池企業競爭格局仍存變數。
在高景氣賽道助推與政策紅利持續釋放背景下,延安必康持續加碼擴產六氟磷酸鋰與六氟磷酸鈉生產能力,搶灘鋰電池與鈉電池市場藍海,并積極布局高性能高安全性鋰離子動力電池、動力電池回收及梯次利用,將有望迎來發展與競爭的窗口期,并在脫星摘帽后回歸經營正軌,實現業務擴張與全新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