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川技術(300124)3月9日發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公司于2023年3月3日接受168家機構單位調研,機構類型為QFII、保險公司、其他、基金公司、海外機構、證券公司、陽光私募機構。
(資料圖)
投資者關系活動主要內容介紹:
問:通用自動化業務所對應到的下游行業需求景氣度如何?
答:從2022年9月份開始,通用自動化下游需求呈現弱復蘇的態勢。從公司角度來看,今年以來,光伏、半導體、空調制冷、工程機械和過程工業等去年表現好的行業仍保持較好增長;紡織、木工、起重等去年行情比較弱的行業在這兩個月有向好的變化。
問:跟國外的競爭對手相比,公司的主要競爭優勢是什么?
答:①定制化:基于本土化研發,加上擁有一批懂行業工藝的拓展人員,形成了定制化的行業解決方案。
②本土化快速響應:公司一直具備“快”的能力,特別是在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中,能快速“識變”、“抓變”、“創變”。近幾年,公司抓住了外部市場變化帶來的機會,取得了快速成長。
③國產率提升的趨勢:客戶基于外部環境變化、供應鏈安全和本土化服務等因素,其推動核心部件國產化的決心在加大。在國產化趨勢下,公司作為國產自動化龍頭品牌,憑借整體解決方案和定制化服務優勢,能夠與客戶保持較強粘性。
問:在鋰電、光伏等領域,其他國產品牌的進入是否會影響公司的盈利情況?如何看待跟國產品牌的競爭?
答:同行之間進行追趕和競爭,是很正常的現象。公司一直處于一個持續追趕外資品牌且同時自身面臨其他國產品牌擾動的狀態中,公司始終在思考如何打造綜合競爭力,比如多產品解決方案就是一個思考產物。
面對其他國產品牌的競爭,公司會持續做好“下沉”策略的落地,做好客戶份額的守護:一方面,繼續發揮好單產品的優勢,面向特定市場推出更具性價比的產品系列;另一方面,繼續以“多產品+總線+工藝”的策略,利用綜合解決方案優勢,做好客戶份額防守和突破。
總體上,在局部市場一直都會有其他國產品牌和我們競爭,這是不爭事實。這也倒逼公司始終堅持通過快速的產品迭代做到持續降本,最終實現極致的成本目標。
問:在自動化業務方面,未來公司還有什么新的產品?
答:在自動化業務領域,公司會基于核心技術發展和客戶需求延伸,持續卷積新的產品,不斷完善“工控+工藝”的綜合解決方案。目前在自動化解決方案的范疇,除了伺服系統、變頻器和PLC,公司也在布局DDR/DDL電機、氣動產品、機器視覺產品和傳感器等。
問:從構建多產品的角度,公司不斷延展新產品和新業務,公司是怎么形成這樣的能力的?
答:公司有三個底層技術:
①電機驅動與控制技術的軟件平臺:匯川從做變頻器開始,最底層的技術是電機驅動和控制技術。這個技術的核心是軟件和算法,即如何讓電機控制更精準、快速、高效。
②電力電子技術的硬件平臺:電力電子技術對產品的可靠性、成本起到關鍵作用。
③控制技術與通訊技術:比如PLC、ETHERCAT總線技術。
公司在這三個底層技術上去延伸我們的產品和業務。同時,基于對下游行業有比較深的理解,公司始終能夠把對行業的理解轉化為有競爭力的產品和解決方案。還有,營銷方面,公司致力于給客戶提供綜合解決方案,能夠不斷地以“搭便車”的模式,把新產品疊加到滿足客戶的需求方案上去,從而帶動了新產品的銷售,也帶來了單產品持續的競爭力。
問:電梯業務今年如何展望?
答:我們預計今年電梯行業整體發梯量仍有一定程度下滑,但自身梯業務將可能恢復到穩健增長水平。增長的動力來自于:①海外電梯相關業務的增長;②面向跨國企業電梯的整體電氣大配套解決方案的能力提升;③利用數字化解決方案持續培育設備后服務市場需求。公司預計在這幾個方面對沖行業本身的下滑,爭取做到穩健增長。
問:公司上游器件方面的供應形勢是否較去年緩解?
答:在工業自動化板塊,原材料整體供應方面的壓力已經有一定緩解,整體交付正常;在新能源汽車業務板塊,關鍵器件供應仍較為緊張。總體上公司會持續做好整體業務的保供策略和交付保障;
深圳市匯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是工業自動化和新能源相關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①服務于智能裝備&工業機器人領域的工業自動化產品,包括各種變頻器、伺服系統、控制系統、工業視覺系統、傳感器等核心部件及電氣解決方案,②服務于新能源汽車領域動力總成核心部件,包括各種電機控制器、輔助動力系統等,③服務于軌道交通領域牽引與控制系統,包括牽引變流器、輔助變流器、高壓箱、牽引電機和TCMS等,④服務于設備后服務市場的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包括智能硬件、信息化管理平臺等。
調研參與機構詳情如下:
參與單位名稱 | 參與單位類別 | 參與人員姓名 |
---|---|---|
上投摩根基金 | 基金公司 | -- |
東財基金 | 基金公司 | -- |
中信保誠基金 | 基金公司 | -- |
中信建投基金 | 基金公司 | -- |
中加基金 | 基金公司 | -- |
中庚基金 | 基金公司 | -- |
中科沃土 | 基金公司 | -- |
中融基金 | 基金公司 | -- |
中郵基金 | 基金公司 | -- |
中金基金 | 基金公司 | -- |
信達澳銀基金 | 基金公司 | -- |
興業基金 | 基金公司 | -- |
興全基金 | 基金公司 | -- |
創金合信基金 | 基金公司 | -- |
前海開源基金 | 基金公司 | -- |
華夏基金 | 基金公司 | -- |
華安基金 | 基金公司 | -- |
華泰柏瑞 | 基金公司 | -- |
南方基金 | 基金公司 | -- |
博時基金 | 基金公司 | -- |
合遠基金 | 基金公司 | -- |
嘉實基金 | 基金公司 | -- |
國投瑞銀基金 | 基金公司 | -- |
國泰基金 | 基金公司 | -- |
國泰基金公司 | 基金公司 | -- |
國海富蘭克林 | 基金公司 | -- |
國金基金 | 基金公司 | -- |
大成基金 | 基金公司 | -- |
天弘基金 | 基金公司 | -- |
天治基金 | 基金公司 | -- |
太平基金 | 基金公司 | -- |
安信基金 | 基金公司 | -- |
寶盈基金 | 基金公司 | -- |
寬行基金 | 基金公司 | -- |
富國基金 | 基金公司 | -- |
富安達基金 | 基金公司 | -- |
恒生前海基金 | 基金公司 | -- |
恒越基金 | 基金公司 | -- |
方正富邦基金 | 基金公司 | -- |
易方達基金 | 基金公司 | -- |
景順長城基金 | 基金公司 | -- |
匯添富基金 | 基金公司 | -- |
淳厚基金 | 基金公司 | -- |
申萬菱信基金 | 基金公司 | -- |
睿遠基金 | 基金公司 | -- |
諾安基金 | 基金公司 | -- |
諾德基金 | 基金公司 | -- |
財通基金 | 基金公司 | -- |
金鷹基金 | 基金公司 | -- |
長城基金 | 基金公司 | -- |
長安基金 | 基金公司 | -- |
長盛基金 | 基金公司 | -- |
鵬華基金 | 基金公司 | -- |
東吳自營 | 證券公司 | -- |
中信證券 | 證券公司 | -- |
光大資管 | 證券公司 | -- |
華寶證券 | 證券公司 | -- |
國新證券 | 證券公司 | -- |
國聯證券 | 證券公司 | -- |
安信證券 | 證券公司 | -- |
安信資管 | 證券公司 | -- |
廣發自營 | 證券公司 | -- |
廣發證券零售業務管理總部 | 證券公司 | -- |
開源證券 | 證券公司 | -- |
摩根華鑫 | 證券公司 | -- |
謝諾辰陽私募證券投資管理 | 證券公司 | -- |
銀河證券 | 證券公司 | -- |
長江證券自營 | 證券公司 | -- |
首創證券 | 證券公司 | -- |
中歐瑞博 | 陽光私募機構 | -- |
五礦鑫揚 | 陽光私募機構 | -- |
華美國際 | 陽光私募機構 | -- |
南土資產 | 陽光私募機構 | -- |
原點資產 | 陽光私募機構 | -- |
宏道投資 | 陽光私募機構 | -- |
常春藤 | 陽光私募機構 | -- |
建信基金 | 陽光私募機構 | -- |
恒復投資 | 陽光私募機構 | -- |
星石投資 | 陽光私募機構 | -- |
景林資產 | 陽光私募機構 | -- |
智誠海威 | 陽光私募機構 | -- |
歌斐資產 | 陽光私募機構 | -- |
毅木資產 | 陽光私募機構 | -- |
民森投資 | 陽光私募機構 | -- |
泰旸資產 | 陽光私募機構 | -- |
源乘投資 | 陽光私募機構 | -- |
玄元投資 | 陽光私募機構 | -- |
相聚資本 | 陽光私募機構 | -- |
誠盛投資 | 陽光私募機構 | -- |
趣時資產 | 陽光私募機構 | -- |
金翼私募 | 陽光私募機構 | -- |
長安信托 | 陽光私募機構 | -- |
阿杏投資 | 陽光私募機構 | -- |
高毅資產 | 陽光私募機構 | -- |
中信保誠人壽保險 | 保險公司 | -- |
中國人民養老保險 | 保險公司 | -- |
人保資產 | 保險公司 | -- |
農銀人壽 | 保險公司 | -- |
華夏久盈資產 | 保險公司 | -- |
華泰資管 | 保險公司 | -- |
國泰產險 | 保險公司 | -- |
平安養老保險 | 保險公司 | -- |
恒安標準人壽保險 | 保險公司 | -- |
民生通惠 | 保險公司 | -- |
生命保險資產 | 保險公司 | -- |
長城財富資產 | 保險公司 | -- |
Nordic Asia Advisory Group | 海外機構 | -- |
Ping An Asset Management(HK) | 海外機構 | -- |
中金資管 | QFII | -- |
富敦投資 | QFII | -- |
上海勤辰 | 其他 | -- |
世誠投資管理 | 其他 | -- |
東方資管 | 其他 | -- |
東方阿爾法 | 其他 | -- |
中信期貨 | 其他 | -- |
中睿合銀 | 其他 | -- |
人保公募 | 其他 | -- |
興業銀行 | 其他 | -- |
興證資管 | 其他 | -- |
前海華杉 | 其他 | -- |
華夏理財 | 其他 | -- |
華能貴誠 | 其他 | -- |
和諧匯一 | 其他 | -- |
嘉之逸 | 其他 | -- |
四川發展基金 | 其他 | -- |
國華興益 | 其他 | -- |
國君資管 | 其他 | -- |
國新投資 | 其他 | -- |
壁虎投資 | 其他 | -- |
天倚道投資 | 其他 | -- |
天壹紫騰資管 | 其他 | -- |
奇點資產 | 其他 | -- |
山高資管 | 其他 | -- |
廣發期貨 | 其他 | -- |
廣發租賃 | 其他 | -- |
廣發資管 | 其他 | -- |
廣發銀行 | 其他 | -- |
弘尚資產 | 其他 | -- |
惠升基金 | 其他 | -- |
慎知資產 | 其他 | -- |
成都隆源投資 | 其他 | -- |
招銀理財 | 其他 | -- |
施羅德交銀理財 | 其他 | -- |
旭松投資 | 其他 | -- |
杭銀理財 | 其他 | -- |
正心谷 | 其他 | -- |
匯華理財 | 其他 | -- |
漢和漢華 | 其他 | -- |
泉果基金 | 其他 | -- |
泓屹資產 | 其他 | -- |
海南果實 | 其他 | -- |
清和泉 | 其他 | -- |
渝貝萊德資管 | 其他 | -- |
火星資產 | 其他 | -- |
煜德投資 | 其他 | -- |
睿格資產 | 其他 | -- |
??べY產 | 其他 | -- |
碧云資本 | 其他 | -- |
秋晟資產 | 其他 | -- |
翰聚資產 | 其他 | -- |
聆澤投資 | 其他 | -- |
致順投資 | 其他 | -- |
西南證券資管 | 其他 | -- |
象嶼集團 | 其他 | -- |
銘大實業 | 其他 | -- |
鴻商資本投資 | 其他 | -- |
鵬萬投資 | 其他 | -- |
龍全投資 | 其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