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課題組 記者費心懿 上海報道
編者按:《光伏A股周報》旨在記錄、評述A股光伏板塊和龍頭企業的一周行情表現,總結影響行情表現的關鍵因素,任何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本周(3月13日到3月17日),光伏板塊格外熱鬧。
【資料圖】
除了2022年的年報行情拉開序幕,上市光伏企業方面也在爭相自愿披露財務預告和出貨量預期,今年光伏產業鏈各個環節的競爭格局正在愈發激烈。
新能源課題組結合數據,統計了78只A股光伏概念股,覆蓋硅料、硅片、電池片、組件、電站、輔料、設備等產業鏈各環節。截至3月10日收盤,上述78只光伏概念股合計市值約3.03萬億元,較上周減少了227.67億元,光伏指數(884045.WI)近五個交易日下跌1.87%。
1、多晶硅料報價三連跌,戶用光伏項目實施信息按月報送制度
消息面上,3月10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發布關于按月公布和報送戶用光伏項目信息有關事項的通知,戶用光伏項目信息按月報送工作自2023年3月起實施,請各單位按照上述有關要求對2023年1月、2月信息進行補報。
產業鏈方面,本周,多晶硅價格三連降。
3月8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下稱“硅業分會”)公布最新多晶硅價格。本周,國內單晶復投料價格區間在21.5至24萬元/噸,成交均價為22.8萬元/噸,周環比降幅為4.8%;單晶致密料價格區間在21.3至23.8萬元/噸,成交均價為22.61萬元/噸,周環比降幅為4.76%。
本周硅片價格小幅上升。M10單晶硅片(182 mm /150μm)價格區間在6.22-6.5元/片,成交均價提升至6.37元/片,周環比漲幅為2.25%;G12單晶硅片(210 mm/150μm)成交均價維持在8.2元/片,周環比持平。硅業分會指出,本周硅片價格小幅上漲的主要原因是某家一線企業和多家專業化硅片企業選擇上調報價。
供給方面,石英坩堝問題限制單晶硅企業擴產進度。本周單晶硅生產企業在利潤豐厚的情況下仍維持高開工率,石英坩堝品質問題限制部分專業化企業無法滿開。硅業分會強調,其中有三點值得注意,第一是近期石英砂價格暴漲使得坩堝價格水漲船高,從而提高拉晶環節的生產成本,在追求品質的市場中對非硅成本的把控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優勢。第二是國產石英砂僅在品質上區別于進口石英砂,但在生產工藝上相差不大,因此企業間不存在所謂技術壁壘。最重要的一點是警惕石英砂成為海外限制中國單晶硅產業發展的“卡脖子”環節,進口石英砂主要來源于美國、挪威、印度等地,未來海外企業一旦出現縮減供應,國內企業能否迅速彌補上這個缺口成為值得關注的問題。
需求方面,電池擴產有望推動需求爆發,組件Q1末開始逐步起量。電池端,主流電池片報價維持在1.08元/W,由于N型技術發展前景開始明朗,企業擴張速度超過預期,使得下游需求量有所支撐,但目前電池環節利潤偏薄,上下游博弈情況嚴重。組件端,目前主流訂單執行價維持在1.7至1.75元/W之間,一季度末隨著國內項目和海外項目陸續啟動,終端需求有望進一步提升。
上市公司方面,本周多家上市公司公布業績快報,實現扭虧為盈且凈利潤倍增。
鈞達股份(002865)(002865.SZ)的業績快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5.97億元,同比增長305.01%;實現凈利潤7.17億元,扭虧為盈,同比增長501.44%。
愛旭股份(600732)(600732.SH)的業績快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350.75億元,同比增長126.7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3.28億元,扭虧為盈,同比增長1954.33%。
此外,上機數控(603185)(603185.SH)自愿披露2022年出貨情況。2022年,該公司單晶硅片出貨量31.18GW,同比2021年單晶硅片出貨量17.41GW,增長79.09%。公司自2019年開始投資建設光伏單晶硅業務,截至2022年末已擁有35GW單晶硅產能,單晶硅業務增長較快。
晶科能源(688223.SH)披露,2023年第一季度預計組件出貨量在11GW到13GW之間,2023年全年預計組件出貨量在60GW至70GW之間。
天合光能(688599.SH)稱,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23年第一季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13億元到18億元,同比增加139.31%到231.35%。
此外,特變電工(600089)(600089.SH)近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新特能源正在回A,目前已完成資料平移工作,已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受理通知。
2、業績行情打開,鈞達股份業績報喜量價齊升
本周,共有19只個股上漲,周漲幅超過10%的個股有1只。
多只業績報喜的個股領漲板塊。其中,TCL中環(002129)(002129.SZ)、珈偉新能(300317)(300317.SZ)、晶科能源(688223.SH)在板塊內領漲, 周漲幅分別為10.20%、9.06%、7.76%。
本周股價周漲幅居前的十家A股光伏公司 制圖:
本周,共有58只個股下跌,周跌幅超過10%的個股有1只。
其中,三超新材(300554)(300554.SZ)、中信博(688408.SH)、山煤國際(600546)(600546.SH)在板塊內領跌,周跌幅分別為11.14%、9.91%、7.35%。
本周股價周跌幅居前的十家A股光伏公司 制圖:
龍頭股方面,本周千億市值的龍頭股數量不變。
本周市值居前的光伏龍頭股 制圖:
鈞達股份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約115.97億元,同比增長305.01%;實現歸母凈利潤約7.17億元,同比增長501.44%,2021年公司虧損約1.79億元。
記者注意到,報告期內,鈞達股份剝離虧損的汽車飾件業務,2022年7月底完成對上饒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剩余49%股權的收購,捷泰科技成為公司全資子公司,自2022年8月1日起100%納入上市公司合并報表。
收購完成后,捷泰科技成為公司光伏業務的核心主體。2022年捷泰科技不斷擴張新產能,公司滁州基地一期8GW項目于2022年三季度末實現達產。捷泰科技產能規模由年初8.5GW提升至年末17.5GW(P型9.5GW+N型8GW)。
鈞達股份在公告中表示,2022年光伏行業快速發展,光伏產品需求持續增長。電池環節受小尺寸電池產能退出市場以及N型技術升級迭代的因素影響,產能相對短缺,盈利水平持續提升,公司電池產品單瓦凈利逐季提高,主營業務充分受益。
近期,鈞達股份豪擲近60億元簽訂單晶硅片采購合同,提前為產能擴張鎖定上游硅片資源。2023年,鈞達股份規劃年產能為40.5GW,其中P型電池9.5GW,N型電池31GW。
此外,愛旭股份也在2022年扭轉了頹勢。
報告期內,該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為350.7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6.7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3.28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1.65億元,較上年同期實現扭虧為盈,并實現大幅度增長。
公司表示,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需求持續旺盛,電池片環節尤其是大尺寸電池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公司把握市場機遇,加快大尺寸產能升級工作,大尺寸電池產能占比達95%以上。同時,面對原材料價格的持續波動上行,公司主動加強了供應鏈的管理,確保公司供應鏈的連續性、穩定性,并通過精細化管理,有效控制了公司的生產成本,產能利用率不斷提高。報告期內,公司盈利能力持續增強,經營業績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