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輪胎行業的龍頭企業玲瓏輪胎(601966)(601966.SH)迎來景氣周期。
(相關資料圖)
5月21日晚間,玲瓏輪胎公告,2023年1—4月份,公司累計產量、銷售分別為2343.65萬條、2254.57萬條,同比增長5.95%、11.99%。
記者注意到,受市場影響,玲瓏輪胎前兩年盈利能力大幅下挫,進入2023年隨著銷量向好帶動業績暴漲,一季度公司凈賺2.14億,同比增長3倍有余。
這也離不開玲瓏輪胎持續高投入研發,提高產品競爭力。2019年至今,公司的研發費用支出累計已超30億。
全年輪胎總銷量同比預增26%
玲瓏輪胎成立于1975年,是一家集輪胎的研發、制造與銷售為一體的技術型輪胎生產企業,主要產品分為乘用及輕卡子午線輪胎、卡客車子午線輪胎和非公路輪胎,廣泛應用于乘用車、商用車以及工程機械車輛等。公司于2016年7月6日登陸A股市場。
上市后,玲瓏輪胎借助資本市場進行了四次直接融資,累計金額達89.92億元,主要用于提升產能,使規模穩步擴大。截至2022年底,公司總資產為373.82億元,相較于上市前2015年底的165.82億元增長了208億元,增幅達1.25倍。
業績上看,玲瓏輪胎從2016年開始,營收和利潤都表現出現穩步增長勢頭,至2020年達到業績巔峰,當年實現營業收入、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分別為183.8億元、22.2億元、20.86億元,隨后公司業績變臉連續兩年大幅下滑。
2021年和2022年,玲瓏輪胎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85.8億元、170.1億元,同比變動1.07%、-8.47%;凈利潤分別為7.89億元、2.92億元,同比減少64.48%、63.03%;扣非凈利潤分別為6.43億元、1.79億元,同比減少69.2%、72.09%。2022年,公司創下上市以來業績新低。
對此,玲瓏輪胎解釋,主要受外部大環境影響、原材料價格上漲、下游需求不佳等因素導致。過去一年,公司共生產輪胎6571.03萬條,同比下降6.48%,輪胎產品銷量6184.52萬條,同比下降4.42%。
2023年,在市場逐步復蘇下,玲瓏輪胎的經營狀況也發展向好。據2023年4月產、銷快報,當月,公司產品產量632.33萬條,同比增長17.34%,銷量581.53萬條,同比增長31.63%;1—4月份累計產量2343.65萬條,同比增長5.95%,累計銷量2254.57萬條,同比增長11.99%。
同時,玲瓏輪胎的業績也迎來反轉。此前,公司披露2023年一季報顯示,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3.8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0.78%;凈利潤2.14億元,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332.66%;扣非凈利潤1.80億元,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210.48%。
在2022年年報中,玲瓏輪胎曾表示,公司將爭取2023年輪胎全年總銷量同比增加26%。展望未來,力爭到2030年期間實現輪胎產銷量1.6億條,實現銷售收入超800億元,產能規模進入世界前五。
手握1209項專利研發人員占比12%
能跨過行業周期實現量利雙增,與玲瓏輪胎持續夯實龍頭地位有關。
據悉,玲瓏輪胎是輪胎行業唯一一家實現國內與海外、配套與替換“四條腿走路”的輪胎企業。自成立以來,公司實行多元化品牌戰略,面向全球市場進行差異化營銷,目前在全球擁有7個生產基地,市場版圖已覆蓋173個國家。
記者注意到,在滿足輪胎市場需求的同時,玲瓏輪胎不斷在產品創新上加碼,保持了較為穩定的研發投入。2019年至2022年的研發投入費用化支出分別為7.3億元、7.63億元、9.34億元、7.48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4.25%、4.15%、5.03%、4.4%,四年累計投入達31.75億元,2023年一季度研發費用為1.56億元。
截至2022年底,玲瓏輪胎的研發人員數量達到2244人,占公司總人數的比例為12.11%。其中,公司高層次研發人員(博士、碩士)占全體研發人員的比重達6.15%,這一數值在“輪胎”賽道中為最高。截至2022年底,公司有效授權專利1209項,專利保有量居中國輪胎企業前列。
憑借過硬的產品技術,當前,玲瓏輪胎為大眾、比亞迪(002594)、東風汽車(600006)等全球60多家主機廠的200多個生產基地提供配套服務,進入全球10大車企其中7家的配套體系,實現了對中國、德系、歐系、美系、日系等全球重點車系的配套,車企配套輪胎累計超2億條。尤其在新能源配套領域,公司是上汽通用五菱、比亞迪第一大輪胎供應商,并為安徽大眾、哪吒、易捷特、開沃等造車新勢力進行配套,新能源輪胎配套整體市占率超過22%,穩居中國輪胎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