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6年,紫光股份(000938)(000938.SZ)啟動對新華三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華三”)剩余股權的收購。
日前,紫光股份披露重大資產購買預案。上市公司擬作價3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246.85億元)收購新華三49%股權。交易完成后,新華三將成為紫光股份的全資子公司。同時,紫光股份還擬定增募資120億全部用于本次收購。若足額募資完成,紫光股份定增募資將滿足本次收購近半的資金需求。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事實上,早在2016年,紫光股份就完成了對新華三51%股權的收購,新華三的并表在很大程度上提振了紫光股份的盈利能力。2022年,紫光股份實現營業收入740.58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凈利潤,下同)21.58億元,相較于收購前即2015年分別增長4.45倍、13.2倍。
全控新華三之后,紫光股份的盈利能力將進一步提升。數據顯示,2022年新華三實現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98.1億元、37.3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31%、8.65%。
記者粗略計算,本次交易中,新華三整體估值約為503.78億元,相較于其凈資產賬面價值增值406.22億元,增值率約為416.38%。
7年后以246.85億購新華三剩余股權
5月26日晚間,紫光股份披露重大資產購買預案。上市公司擬由全資子公司紫光國際以支付現金的方式向HPE開曼購買所持有的新華三48%股權,以支付現金的方式向Izar Holding Co購買所持有的新華三1%股權,合計收購新華三49%股權。
本次交易中,HPE開曼持有的新華三48%股權的交易作價為34.29億美元,Izar Holding Co持有的新華三1%股權的交易作價為7146.42萬美元,新華三49%股權合計作價3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246.85億元。
不過,目前新華三的評估工作尚未完成,紫光股份稱本次交易對價主要是綜合考慮行業發展前景、標的公司財務狀況等因素。
記者注意到,早在2016年,紫光股份就通過全資子公司紫光國際完成對新華三51%股權的收購。彼時,新華三名為華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紫光股份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方式募集資金220.85億元,分別投入到收購新華三51%股權、收購紫光數碼44%股權、收購紫光軟件49%股權、建設云計算機研究實驗室暨大數據協同中心以及償債補流項目。在上述交易中,新華三51%股權的最終交易價格約為166.61億元,低于紫光股份擬投入募資規模188.51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在對新華三控股權的收購中,紫光國際與HPE開曼、新華三簽署了《股東協議》,即2019年5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期間,HPE開曼或屆時持有新華三股權的HPE實體可向紫光國際發出通知,向紫光國際或公司出售其持有的新華三全部或者部分股權,即賣出期權。
此后隨著紫光集團破產重組,三方間的股東協議被迫延遲,上述賣出期權行權期延長至2022年12月31日。而通過本次收購新華三剩余49%股權,紫光股份將妥善解決前述賣出期權行權事宜。
與前次交易相同,紫光股份此次也計劃通過非公開發行的方式籌措收購的大部分資金。根據紫光股份同日披露的公告,上市公司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7.15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20億元,全部用于收購新華三49%股權。若足額募資完成,紫光股份定增募資將滿足本次收購近半的資金需求。
標的連續14年中國市場市占率第一
擴大對新華三的并表范圍,最直接的體現就是紫光股份的業績將進一步得到增厚。
資料顯示,新華三擁有計算、存儲、網絡、5G、安全、終端等全方位的數字化基礎設施整體能力,提供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信息安全、智能聯接、邊緣計算等在內的一站式數字化解決方案,以及端到端的技術服務。
據相關統計數據,2020年至2022年,新華三在中國企業網路由器市場份額分別為30.8%、31.3%、31.8%,持續保持市場份額第二;在中國企業級WLAN市場份額分別為 31.3%、28.4%、28.0%,連續14年保持市場份額第一。
不僅如此,新華三具備較強的盈利能力。2021年至2023年一季度,新華三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43.51億元、498.1億元、106.42億元,歸母凈利潤34.34億元、37.31億元、6.96億元。其中,2022年新華三的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2.31%、8.65%。
截至2023年3月末,新華三總資產330.44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合計97.56億元。以此粗略計算,本次交易中,新華三整體估值約為503.78億元,相較于其凈資產賬面價值增值406.22億元,增值率約為416.38%。
紫光股份亦表示,自2016年上市公司收購新華三控制權以來,新華三的資產質量、收入及利潤規模均大幅提升。本次收購新華三少數股權完成后,新華三將成為上市公司間接持有100%股權的下屬公司,將最大限度提升上市公司歸母凈利潤規模,進一步改善上市公司財務狀況,鞏固并提升上市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
數據顯示,控股新華三之后,2016年至2022年,紫光股份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77.1億元、390.72億元、483.38億元、540.99億元、600.84億元、676.38億元、740.58億元,凈利潤8.15億元、15.65億元、17.06億元、18.43億元、18.12億元、21.48億元、21.58億元。
若與收購之前即2015年業績相比較,2015年至2022年,紫光股份7年間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整體分別增長4.45倍、13.2倍。
今年第一季度,紫光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65.29億元,同比增長7.74%;凈利潤4.39億元,同比增長17.92%。以此來看,新華三貢獻了紫光股份絕大部分的利潤。
但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定增之外,紫光股份自身還需要掏出百億資金來完成此筆收購,公司的有息負債水平或將進一步提升。截至今年3月末,紫光股份資產總額726.37億元,負債率46.86%。期末公司貨幣資金11.15億元,流動負債295.78億元。
紫光股份同時提示,本次交易標的公司涉及境外股東,溝通復雜;且本次收購對價金額較高,上市公司需通過多種渠道籌措資金。因此,上市公司未來不排除對交易方案或融資方案等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