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不佳之下,金浦鈦業(000545)打起了主營產品鈦白粉“副產品”的注意。
(資料圖片)
5月30日,金浦鈦業(000545.SZ)公告稱,公司擬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最多不超過9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將用于10萬噸/年新能源電池材料前驅體及熱能綜合利用項目建設。
金浦鈦業介紹,項目建成后可以充分消納鈦白粉生產過程中的硫酸亞鐵等副產品,產業鏈得到進一步延伸,產品附加值顯著增加,形成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
然而,鈦白粉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畢勝近日公開提醒,隨著綠色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的興起,大批磷酸鐵或磷酸鐵鋰項目正在建設或籌建,將導致鈦白粉產能激增,加劇鈦礦供需矛盾。
就新建產能是否會導致鈦白粉產能過剩等問題,記者向金浦鈦業發去采訪函,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凈利近三年累虧2.89億
金浦鈦業主要從事鈦白粉的生產與銷售。鈦白粉的化學名稱為二氧化鈦,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佳的白色顏料,廣泛應用于涂料、塑料管型材、造紙、化纖、鈦酸鋰電池等多種領域,其發展與整個國民經濟發展密切相關。
金浦鈦業是國內較大的硫酸法鈦白粉生產企業之一,主營產品包括金紅石型鈦白粉和銳鈦型鈦白粉,其中南京鈦白主要生產金紅石型鈦白粉,徐州鈦白兼顧金紅石型鈦白粉和銳鈦型鈦白粉生產。
然而,近年來,金浦鈦業的業績并不理想,2020年至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8.34億元、26.20億元和25.1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69%、42.86%和-4.20%,三年有兩年出現負增長;凈利潤分別為-2.50億元、1.07億元和-1.4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00.45%、142.89%和-235.96%,三年累計虧損2.89億元。
針對2022年業績表現,金浦鈦業表示,鈦白粉主要原料鈦礦價格高位運行,天然氣采購價格大幅上漲,導致鈦白粉生產成本大幅上升;2022年三季度以來鈦白粉市場呈下跌走勢,7—12月鈦白粉價格持續下滑,公司產品毛利率大幅下降。
此外,金浦鈦業全資子公司南京鈦白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的參股公司南京金浦東裕投資有限公司對滄州大化(600230)集團有限公司投資事項,已于2019年至2021年度計提投資損失約3.2億元,基于該事項目前進展情況,經謹慎性考慮,2022年度擬計提投資損失8024萬元,即投資損失全額計提。
進入2023年,金浦鈦業業績持續下滑,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94億元,同比下滑19.61%;凈利潤-6182萬元,同比下滑279.79%。
需要關注的是,5月13日,金浦鈦業發布公告顯示,近日,公司通過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系統查詢,獲悉公司控股股東金浦集團持有的公司部分股份存在司法再凍結的情況。
具體來看,金浦集團本次被凍結股份數量達1062.41萬股,占其所持上市公司股份比例達3.14%。
目前,金浦集團持有金浦鈦業股份數量達3.38億股,持股比例達34.26%,累計被凍結9738.17萬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達28.8%。
公告顯示,根據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法院出具的民事裁定書,原告浙江瀚葉股份(600226)有限公司與被告金浦集團股東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責任糾紛一案中,申請人向法院提交財產保全申請,法院裁定查封、凍結、扣押被申請人金浦集團名下財產。
金浦鈦業表示,目前,公司金浦集團正在積極采取措施,爭取早日妥善解決相關糾紛。
專家擔憂鈦白粉市場前景
盡管業績受到原料價格、市場行情等諸多因素影響表現并不理想,金浦鈦業仍然計劃新建產能。
5月30日,金浦鈦業發布2023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預案顯示,公司擬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最多不超過9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將用于10萬噸/年新能源電池材料前驅體及熱能綜合利用項目建設。
金浦鈦業介紹,項目建成后不但可以充分消納鈦白粉生產過程中的硫酸亞鐵等副產品,還可充分利用項目所在地“煤—焦—化—電—材循環經濟示范園區”豐富的煤、電資源和原、輔材料,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同時公司的主營業務也從單一的鈦白粉擴展到涵蓋鈦白粉、磷酸鐵、硫酸、硫酸銨、鐵粉等多元化業務,產業鏈得到進一步延伸,產品附加值顯著增加,形成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
金浦鈦業介紹,項目所得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25.46%,所得稅后投資回收期4.77年(含建設期1年),達產后年營業收入約16.84億元,經濟效益較好。
需要提及的是,2020年末至2022年末及2023年一季度末,金浦鈦業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1.29億元、2.49億元、2.9億元和1.71億元,占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10.11%、15.73%、18.61%和14.85%,存貨余額處在較高水平。
金浦鈦業表示,隨著公司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未來較大的存貨余額可能會影響公司的資金使用效率。
實際上,金浦鈦業新建產能最為關鍵的問題是,將面臨產能過剩的尷尬。
鈦白粉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畢勝近日公開提醒,隨著綠色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的興起,大批磷酸鐵或磷酸鐵鋰項目正在建設或籌建,將導致鈦白粉產能激增,加劇鈦礦供需矛盾,屆時鈦白粉市場前景令人堪憂,各方應對此高度關注并做及時調整。
當前,以鈦白粉為主營業務的安納達(002136)鈦業、中核鈦白(002145)、龍佰集團(002601)、金浦鈦業和惠云鈦業(300891)等5家上市公司,全部都在規劃建設磷酸鐵新能源材料項目。
“這些項目中的大多數磷酸鐵產能為10萬至20萬噸/年,對應的副產品鈦白粉產能為15萬至30萬噸/年。”畢勝坦言,即使未來只有部分項目能夠投運,中國鈦白粉行業的總產能也有可能超過1000萬噸/年。“未來我國鈦白粉的市場前景和行業面貌實在難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