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下午,石家莊市循環化工園區丘頭鎮政府會議室里氣氛熱烈,當5位村民代表依次上臺領取現金支票時,臺下響起一片歡呼。當天,省供銷社在這里組織了首屆“村社共建”土地托管分紅大會。按照土地托管協議和實際利潤測算,丘頭鎮5個村參與托管的5838畝土地,除土地保底租金外,每畝地還能預分紅100元,共計58.38萬元。
前來參會的徐村村民陳軍剛說,這次分紅讓他既高興又意外。“我家的8畝地托管出去時,說將來有分紅,但我沒有當真。”
“這只是按照小麥收成發放的預分紅,等秋季玉米豐收后,還會有更多分紅。”省現代農業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萬金林說,提前分紅是為了讓鄉親們更真切地體會節水農業全產業鏈托管“村社共建”模式的益處,鼓舞信心繼續加油干。
圍繞保障糧食安全和華北“大漏斗”綜合治理,省供銷社組建省農服公司,在全省開展了“節水農業+全產業鏈托管”服務,完成土地托管種植小麥近80萬畝。在托管土地上,取得了省水1/3、省肥1/3、省電40%、省工80%、增地5%、增產10%“六大效果”。
在丘頭鎮,徐村、麗陽村、靳莊村、堤上村、東寬亭村5個村的5838畝小麥畝均產量較往年有較大提高。丘頭鎮鎮長王騰說,這些土地原來分散在普通農戶手中進行大田種植,之所以不到一年時間就實現節水高產,除了良種良法配套,關鍵在節水農業全產業鏈托管“村社共建”模式。
“村社共建”模式,是省供銷社在推進節水農業全產業鏈托管服務中探索出的一條切實可行的新路子,既增加了農民和村集體收入,又促進了現代農業高質高效發展。這個模式,即推進節水農業全產業鏈托管時,省農服公司與縣級供銷社合作經營,與村委會(鄉鎮)簽訂協議托管農民土地,并按照30元/畝標準向村兩委支付組織協調費,最大程度達到省農服公司與各級供銷社、村委會、農民合作社、農戶之間互利共贏。
業內專家表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物質基礎。節水農業全產業鏈托管“村社共建”模式,則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強村集體公共服務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撐。本次分紅,徐村得到216300元。如何用好這筆數目可觀的資金,徐村早有打算。今年5月底,徐村組建了土地股份合作社,推動農村土地經營權變成“股權”。根據實施方案,農民通過土地入股,享受保底租金和盈余分配。合作社可分配的純收益中,設立了教育、醫療、生活福利基金,入股村民多了一份保障。
據了解,省供銷社將繼續大力發展節水農業全產業鏈托管“村社共建”模式,做到成熟一塊簽訂一塊,力爭年底之前,石家莊市循環化工園區全托管規模達到1萬畝以上,全系統托管規模達到200萬畝以上,“村社共建”村達到300個以上。(記者馬彥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