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家梁 實習生 胡特旗
近日,為深化落實行政檢察監督“護航民生民利”專項活動,著力營造安商護企法治化營商環境,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人民檢察院召開了對貴陽某鋁業有限公司、貴陽觀山湖某婚紗攝影店等16家“空殼公司”整治行政檢察監督案聽證會。會議邀請了觀山湖區人大代表、律師、人民監督員擔任聽證員,區司法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稅務局相關負責同志參加了聽證會。
聽證會上,承辦檢察官介紹了案件的基本情況,2019年以來馮某某、許某某、安某某等5名被告人用自己的名義在觀山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辦理了成立市場主體需要的工商營業執照,并到銀行辦理相應的對公賬戶等資料后將成立的市場主體售賣給他人并從中獲利,上述5名被告人在觀山湖區注冊成立的市場主體一共有16家,該16家“空殼公司”涵蓋百貨店、衣帽店、鋁業、婚紗攝影、汽車租賃及化妝品等領域。經觀山湖區人民檢察院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稅務局、區水務公司、供電局調查,上述16家“空殼公司”均處于存續狀態,但均無納稅、用水、用電記錄,處于未經營狀態。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市場監督管理局對上述“空殼公司”具有監督管理職責。
觀山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指出,因成立市場主體只需要形式審查,已經成立的市場主體是否被用于犯罪活動該局確實不掌握,針對檢察建議中提到的這16家市場主體被買賣后還處于存續狀態的問題,該局會盡快調查處理,及時將處罰結果進行公示。區司法局相關負責同志指出,在政府部門權責清單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具有作出行政處罰的權力,建議該局對該案進行立案調查。區稅務局相關負責同志指出,這些“空殼公司”危害了正常的市場管理秩序和國家稅收征管秩序,有必要進行清理。聽證員在充分了解案情的基礎上,依次發表了聽證意見,均表示這種出售市場主體的行為對市場公平、市場秩序、市場安全都產生很大的危害,需要加大對“空殼公司”的監督、清理力度,特別是已經涉及刑事案件的“空殼公司”,并一致支持觀山湖區人民檢察院向觀山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出檢察建議的處理意見。會上,觀山湖區人民檢察院向觀山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公開送達了檢察建議。
針對信息不暢、線索來源渠道窄等問題,觀山湖區人民檢察院將與各相關單位建立工作機制,在信息共享、數據交換等方面進行協作,并依托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持續開展對“空殼公司”清理的監督工作,強化行政檢察監督,護航市場主體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