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些毛絨玩具已經被江蘇溧陽的毛絨玩偶商訂購了,我們這兩天正在趕訂單,要搶在“六一”兒童節之前出貨……”近日,漢陰縣城關鎮龍嶺毛絨玩具廠緊張有序地搶抓訂單忙生產。該企業負責人表示,這是該鎮今年全力推進“陜貨入蘇”以來,第四次把批量生產的毛絨玩具發往千里之外的溧陽市。
毛絨玩具進入江蘇市場是漢陰縣城關鎮近年來蘇陜協作的一個縮影。2017年以來,在蘇陜協作助力脫貧攻堅的大背景下,漢陰縣城關鎮與江蘇省溧陽市各界不斷拓展深化蘇陜扶貧協作關系,通過產業合作、項目帶動、人才交流等各項措施,積極推進產業發展、穩崗就業和消費幫扶,實現了長效合作、攜手共進、共奔小康。
該鎮在江蘇溧陽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堅持黨建引領、產業為基、文化為旗、旅游為路,按照農旅融合發展思路,積極探索“黨組織+產業園區+休閑旅游”模式,發展中壩村獼猴桃生態園和前進村獼猴桃觀光采摘園,千方百計帶動轄區群眾就業、增加群眾收入,解決了閑置勞動力就業難和產業發展難的問題。2020年以來,兩個產業園的發展累計帶動300余人就近就業,120余戶增收3000元以上,兩村依靠蘇陜協作項目走上了鄉村產業興、群眾能致富的道路。
為學習先進的經濟發展理念,圍繞轄區經濟發展實現高質量發展,助力轄區群眾穩產增收,全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近年來,該鎮先后9次選派黨員干部、民營企業家、合作社經理人、農林技術人員等到江蘇溧陽觀摩學習,堅持用創新、務實的江蘇理念賦能育人,帶動本鎮的經濟又好又快持續發展。
在推動產業發展農旅融合的道路上,該鎮不斷植入蘇陜協作的創新發展理念,轄區21個村8個社區采取“村村聯、村社聯、村企聯”模式,深入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在資源整合上“做文章”,通過供給改革和需求調控將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由城區和農村相向互融,產生了“飛地經濟”“聯姻經濟”,農旅融合的產業發展方向牽引出助農致富的十足后勁,釋放出鄉村振興的產業活力。
在推動蘇陜協作穩崗就業工作中,該鎮持續加強與溧陽市商企對口勞務協作,幫助有意愿外出就業的群眾和企業搭建就業與用工需求的平臺,每年定點開通勞動力轉移就業“直通車”,涉及酒店餐飲、鞋業加工、快遞服務的多個行業采取免路費、免培訓、免住宿“三免”政策,助力轄區勞動力到江蘇溧陽入廠務工,先后累計帶動2032人次上崗就業,395余戶務工群眾實現增收。
據了解,近年來,漢陰縣城關鎮持續深化蘇陜協作,聚力在人才交流、產業發展、轉移就業等多個領域下功夫,積極主動與江蘇溧陽各界“好戰友”互通互融,建立了深厚友情,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編輯:奚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