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婚宴
過去有那么句話:老兒子娶媳婦——大事完畢。我們這代人多數一家一個娃,拼了半輩子,也就是為了這個娃。中午參加初中同學孩子的婚宴,和同學開聊的,都是關于孩子婚戀的話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同學相聚的話題,隨著時光在改變。
想想畢業十六年后的那次聚會,同學們還意氣風發,那時還是很年輕,有無數追求和夢想,我們都在自己的追夢路上。
年紀逐漸大了,上有老下有小,身體也開始逐漸走下坡路。別看一個個不服老,捯飭得挺帶勁兒,可不是小心這個就擔心那個,拼酒早就是過去時嘍!
前幾年,見到同學就聽他們聊保健,聊哪哪不適,還瞪著關切的大眼睛問我咋樣。常年體質不好的我,大概有點諱疾忌醫,一聽人家聊這個,我盡量弱化自己的存在感,選擇無語微笑。
忽忽悠悠又幾年,現在竟然改拼孩子了。孩子在哪個城市,做什么工作,找個什么樣的婚戀對象等等。轉眼就到了“后三十年看子敬父”的時間。
孩子們其實才剛剛踏上人生路,有十幾年拼搏的好日子,而且每個孩子都受到不同的家庭和環境的影響,作為成年人,他們可以選擇屬于自己的生活方式。畢竟誰也不知道孩子們都經歷過什么,將會經歷什么!
作為家長,我們這些同齡人坐在一起嘀咕嘀咕,羨慕人家娃結婚禮成大事完畢,也都是偷摸的,不想讓自己的孩子有壓力。
同學蕾,那幾年孩子還上學呢,她就開始羨慕人家抱孫子的,我們還覺著挺逗的,眨眼工夫,孩子們真就陸續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
同學薇透露,之前她家娃也不處朋友,她不知在哪聽了一個“偏方”——誰家舉辦婚宴她就“偷”瓶喜酒,孩子就“動婚”了。說近兩年家里都不喝酒,卻整了一堆酒瓶子,就為討個好彩頭。
我推她笑道:“半輩子沒干過的事(偷)這回都干了!”薇和大家哈哈笑。
笑歸笑,我猜這“秘方”沒準就會被推廣起來,畢竟這也是一種心理暗示,既表達了家長的期待,又沒直接給孩子施壓。看來,以后辦喜宴的人家,應該多備一些喜酒了。
□辛紅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