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激烈的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自進入2023年以來,“優勝劣汰”的格局愈演愈烈。
(資料圖片)
5月24日深夜,網傳總部在上海的愛馳汽車新能源車企倒閉,還有公司內部員工在網上曬出了欠薪、勞務維權等圖片,引發關注。
5月25日,《華夏時報》記者來到位于上海楊浦區的長陽創谷愛馳汽車辦公地點,發現這座四層辦公場所已經人去樓空,而上海愛馳億維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下稱“愛馳汽車”)一樓正廳大門緊閉,透過玻璃記者發現里面毫無人影,只有一張顯示牌顯示白天開放時間,另標識著“其余時間請從北門電梯廳進出,并攜帶好本人門禁卡以備保安識別”。
隨后記者繞道北門想要進入公司內部了解相關情況,被駐守在門口的保安攔下詢問,并表示如果沒有事先聯系人不能上樓,并且需要登記。而對于記者詢問這家公司是否已經破產了,保安不置可否。隨后中午12點左右用餐高峰時間,記者在公司電梯廳門口等了約半小時,并不見樓上有人下來。記者從這幢大樓樓道走了四層,發現每一層的門都緊鎖,門禁系統也被關閉,從相鄰公司隔著玻璃窗看到愛馳汽車二至四層只留下桌椅,白天也關著燈,證明公司確實已經無人辦公。
“公司總部和銷售子公司,因為辦公場地租金、物業費、水電費欠繳,導致停電,所以目前員工處于居家辦公狀態。愛馳汽車不僅拖欠了員工3、4月份的工資,甚至推出了員工自費墊付社保和公積金的方案。由于該行為涉嫌違法,目前已經有相關勞動部門介入。”愛馳汽車一位不具姓名的內部員工向《華夏時報》記者透露。
而值得關注的是,根據中國乘聯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4月份,愛馳汽車累計銷量僅為555輛。隨后記者多次撥打上海愛馳汽車總部的官方電話,但顯示處于停機狀態。
總部人去樓空
5月26日,記者又來到愛馳汽車(上海)有限公司位于嘉定區的總部,同樣發現總部大樓里空無一人,每個樓層的入口都大門緊鎖,門口只留有一輛愛馳U5的展車。
記者了解到,雖然上海愛馳汽車總部和銷售公司已經人去樓空,但該公司此前發布的零零散散訊息似乎預示著這家造車“新勢力”早已陷入困境。
此前上海愛馳汽車內部發布通知稱,公司正在努力解決4月社保公積金繳納問題,明確后會另行通知。為了滿足剛需員工不出現社保公積金中斷的需求,愛馳開通了自費墊付社保公積金繳費通道,同意的員工勞動合同自5月1日變更至上海億維之家公司,并要求在5月25日之前打款至相關賬戶,后期公司會退還給員工。
記者還注意到,在新浪微博上,其官方賬號最新發布的博文停止在5月4日,官方微信公眾號則是從五一勞動節后開始停更,愛馳官方招聘平臺更是在2022年11月就停止了更新。與此同時,依靠服務器運行的愛馳汽車官方APP無法刷新頁面,多個板塊內容被清空,保養服務套餐、整車終身質保權益、充電槍等多項服務已無法正常使用。
“沒有一點官方預告,就這么沒了,以后車子的維保該去找誰呢?”5月25日,一位停在長陽創谷內的愛馳車主柯華無可奈何地對《華夏時報》記者說。
而前述愛馳汽車內部員工透露,公司一位核心高管確認“愛馳破產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現在就只差一紙“官宣”了。
“從4月份開始,這家公司的員工都陸陸續續地搬出去了,樓上沒什么人在辦公,偶爾有人進出估計也是商談賠償事宜。這段時間倒是沒發生什么聚眾維權的情況,公司經營不善也沒辦法?!遍L陽創谷D樓一位保安對本報記者表示。
事實上,在業內人士看來,今年前四月愛馳汽車僅銷售了500多輛,確實讓業界大吃一驚,僅作為擁有3層辦公樓面的上海愛馳億維銷售公司龐大的銷售團隊開支,顯然不是靠500多輛汽車銷售收入能解決的,團隊被解散也是注定的,只是現在才被市場關注。
洗牌加劇
“在激烈的競爭下,新能源車市場紛紛出現的造車新勢力,曇花一現者也并不僅僅是愛馳這一家。”上海新能源汽車市場資深觀察員余卓平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曾被認為是“最靠譜的造車新勢力”的愛馳汽車當前的光景,讓業界唏噓。
天眼查資料顯示,愛馳汽車成立于2017年。其創始人付強出身傳統車企,曾擔任上海大眾斯柯達事業部部長、北京奔馳銷售與市場執行副總裁、沃爾沃汽車中國銷售公司總裁兼CEO等職;其聯合創始兼CEO谷峰則出身自上汽集團CFO一職;此外,還有前上汽集團總裁陳志鑫擔任愛馳汽車顧問。
在愛馳汽車成立后,先后不僅拉來了寧德時代、騰訊投資、滴滴出行、東柏集團等知名投資方,還獲得了江西上饒政府的資金支持。2019年5月,愛馳汽車獲明馳基金10億元投資。據江西財投基金2019年發布的消息,江西省發展升級引導基金完成對明馳基金3億元的出資,這些資金專項投資于愛馳汽車,用于該公司產能建設、新車研發及渠道布局。
按照公開披露的資金額度,自2017年上海百好連企業發展有限公司12億元參與愛馳汽車天使輪融資,其后2017、2018年內包括沙鋼集團、廣微控股、復鼎資本、共青城廣港投資管理合作企業、上海鑫勁投資中心先后領投、參投愛馳汽車A輪、Pre-A輪;2019至2021年,又有上饒市明馳新能源創新投資中心、滴滴出行、中合盛資本、寧德時代、上海東柏實業集團、個人投資者陳炫霖其參與其B輪、C輪、戰略融資輪,融資總額已近百億元人民幣,其中包括數億美元戰略融資。
不過,愛馳汽車成立至今的六年時間內,僅推出了2款產品,市場反應寂寥。
記者查閱一些汽車官方網站的報價了解到,愛馳汽車首款量產車型愛馳U5,定位A+級純電動SUV車型,于2019年12月19日正式上市,補貼后售價區間為19.79萬—29.21萬元。上市后,愛馳U5的市場表現并不理想,2020年愛馳全年銷量為2600輛,2021年銷量為3011輛。由于國內銷售市場不理想,愛馳U5于2020年4月奔赴歐洲上市,但在海外市場的表現同樣不佳。數據顯示,自2020年6月開始海外交付以來,愛馳已進入超過10個海外市場,但累計交付量未超過2000輛。
2022年10月中旬,愛馳第二款汽車U6上市,補貼后售價均為21.99萬元。為打響名氣,愛馳汽車還獨家特約贊助了《中國好聲音2022》節目。
除了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外,愛馳汽車還經歷了兩次高層劇震。
“創始人黯然退場,投資人全面接管愛馳汽車,似乎也昭示了愛馳汽車如今的慘淡結局?!?月26日,上海經信委信息中心汽車產業研究部門一位人士受訪時分析指出。
該人士表示,2023年,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徹底退出歷史舞臺。在此之前,由于新能源汽車市場可選車型有限,競爭不夠充分,造車新勢力不僅享受到了國家補貼的紅利,依靠“講故事、畫大餅”的技能,它們也相對容易地融到了大筆資金。但在2023年,新能源汽車行業面臨的卻是補貼退出、融資艱難、競爭激烈的現狀。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過去兩三年里,國內已經有多家造車新勢力公司在市場上消失,包括曾經名噪一時的拜騰汽車、賽麟汽車等。處在倒閉或破產邊緣的不僅僅是愛馳汽車。今年以來,威馬汽車、天際汽車等企業也先后停擺。
今年2月,曾被認為是“造車新勢力四小龍”之一的威馬汽車在宣布通過反向收購(RTO)上市消息不到一個月,被曝出工廠停產、停薪留職、拖欠供應商貨款、渠道縮減、經銷商閉店、零部件斷供、售后停滯等消息。5月23日晚間,威馬汽車被四川綿陽安州區人民法院強制執行1084萬元,同時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的威馬汽車4S店全部關門,2000余位車主保養維修難、“威馬智行”APP與威馬汽車小程序無法正常使用等消息甚囂塵上。
前身為樂視汽車的天際汽車此前也發布停工停產通知,稱鑒于公司目前的資金情況及生產與銷售計劃,自2023年4月1日開始,公司部分崗位實行停工停產政策。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以來,國內近30家造車新勢力正在“消失”。
“邁入2023年,新勢力陣營洗牌加劇。實際上汽車終端資格賽基本結束,淘汰賽已經開始,兩三年可以看得到終局的端倪。還沒有完成資本化的造車新勢力面臨著行業格局惡化,競爭劣勢凸顯等情況,需要更審慎理性的觀察?!睂Υ?,乾成資本執行合伙人于亞飛分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