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相關資料圖)
300億組件龍頭東方日升(300118,SZ)高管的一條微信朋友圈火“出圈”。因組件事業部全球市場總監莊英宏在微信朋友圈與賣方涉及儲能訂單和組件成本情況的互動,東方日升高管朋友圈“炫訂單”“賣方首席‘微信調研’”等相關報道紛至沓來,東方日升也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事件持續發酵,東方日升于1月12日火速發布澄清公告并致歉,稱相關言論均系個人行為,不代表公司立場。
不過,還是驚動了深交所,深交所“閃電”向東方日升發去關注函,劍指公司高管相關言論是否違反信披有關規定。一位行業律師認為,組件是東方日升的核心主營產品之一,相關信息發布可能對公司股價形成一定影響,難逃信披違規之嫌。對于信披是否違規?東方日升市場部并未進行正面回應鈦媒體APP,表示“關注后續回復內容”。
高管朋友圈“炫”單,上市公司火速道歉
東方日升高管在朋友圈炫訂單一事在光伏圈引起軒然大波。該事件于1月11日開始發酵,多家新聞媒體發布關于東方日升“高管朋友圈炫訂單”“賣方首席‘微信調研’”等相關報道稱,東方日升員工莊某發布微信朋友圈稱公司儲能業務“23年在手已簽4吉瓦時多了”,并在評論區與某券商分析師討論公司組價成本、交付價格、未來業績等信息。
伴隨這則朋友圈的持續發酵,1月12日早間,東方日升發布澄清和致歉公告。從東方日升的回應來看,公司承認了莊英宏發布信息的事實。
據東方日升披露的公告顯示,莊英宏在公司的職務為公司組件事業部全球市場總監,系公司中層管理人員。經與莊英宏核實:莊英宏于2023年1月9日21時32分許在其微信朋友圈轉發雙一力儲能公眾號發布的“15GWh!寧波雙一力與海辰儲能簽訂三年電芯供應戰略合作協議”文章,并配以文字“發力儲能,我們認真的,23年在手已簽4吉瓦時多了。。。”,隨后,賣方研究員朱玥在其該條朋友圈下與莊英宏進行了簡單評論與回復,而后,莊英宏于當晚22時30分許刪除了在其該條朋友圈下其與朱玥的相關評論對話。除與朱玥的相關評論對話外,莊英宏未發表過其他相關言論。
但東方日升指出,莊英宏相關言論均系其個人行為,不代表公司立場。
關于莊英宏透露的訂單信息,東方日升公開回應稱,公司儲能業務由公司控股子公司雙一力(寧波)電池有限公司主要承載和負責,經自查:目前雙一力(寧波)電池有限公司已雙簽訂單量約1GWh,意向在談訂單量約3GWh,合計約4GWh。莊英宏所述“23年在手已簽4吉瓦時多了”為其與公司儲能業務相關同事交流了解后作出的個人理解,口徑為公司雙簽訂單量與意向在談訂單量的合并量。
東方日升還表示,儲能業務形成的收入在公司整體收入中占比不高,儲能業務訂單量的獲取情況預計不會對公司整體的經營業績構成重大影響。
另外,東方日升認為,莊英宏于朋友圈評論中回復“按照硅片報價5.1元/片,電池非硅0.14元/瓦再加組件非硅成本0.6元/瓦”為其個人基于對光伏行業多年的經驗了解、判斷及持續跟蹤市場相關公開信息進行的回復。
根據PV InfoLink于2023年1月4日發布的周光伏供應鏈價格,210單晶硅片價格區間為4.80元/片-5.30元/片;根據中信證券于2022年12月7日發布的《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光伏板塊2023年投資策略:景氣相隨,拔萃鼎新》,該報告對現價下不同技術路線頭部一體化產能成本進行了測算,電池片非硅成本為0.14元/W,組件非硅成本為0.61元/W,上述相關行業公開數據與莊英宏回復相關數據一致。
不過,東方日升認為,公司未對2023年及未來年度經營情況編制盈利預測,利潤情況除受收入、成本影響外,期間費用、投資收益、資產減值損失、營業外收支等亦會影響公司利潤水平。
東方日升同步發布致歉說明稱,公司董事會、監事會、高級管理人員及莊英宏本人對該事件對市場造成的影響表示歉意。鑒于該事件的嚴重性,公司將對莊英宏進行內部問責。同時,公司將組織全體董事會成員、監事會成員、高級管理人員、中層管理人員及相關責任部門負責人(包括證券部相關人員等)對信息披露相關規章制度開展專項學習,汲取本次事項的教訓,防范類似情形再次發生。
交易行情顯示,1月12日東方日升收漲2.18%。據統計,東方日升1月9日-12日,股價累計上漲13.19%。開年至今,東方日升股價已漲超35%,最新總市值為300.7億元。
交易所緊急發“函”,劍指信披是否違規
與東方日升澄清和致歉公告同時而來的,還有深交所的關注函。
鈦媒體APP注意到,莊英宏提及的儲能訂單系東方日升1月9日發布的公告。當時公告顯示,東方日升與控股公司寧波雙一力與海辰儲能簽訂《2023年~2025年三年戰略協議》協議約定2023年至2025年期間(以實際為準),寧波雙一力承諾向海辰儲能采購合計15GWh電芯。不過,公告并未提及莊英宏所說的“4吉瓦時”。
深交所在下發的關注函中,要求東方日升核實說明媒體報道中提及的公司2023年儲能業務在手訂單情況、公司組件成本、交付價格等信息是否真實、準確,說明公司相關業務的具體開展情況以及存在的不確定性,并結合公司儲能業務開展情況、業務實施和行業競爭、價格和政策變動等各項影響因素,分析并重點提示相關業務開展、在手訂單實施的風險。同時說明是否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以及其他相關人員對外發布信息制定并執行了完備的內部規范制度,是否對公司有關人員進行了充分培訓、提醒,莊某在朋友圈發布的相關信息是否屬于未公開披露的信息,是否違反了信息披露有關規定,并結合前述情況分析前述朋友圈事件發生的原因和公司擬采取的整改措施。
東方日升還需自查說明公司就內幕信息知情人管理、信息披露管理等有關事項的內部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并實際執行,核查相關新聞報道所涉信息公開前的內幕信息知情人情況,提交內幕信息知情人名單。
事實上,上市公司披露信息需要遵守相關規定?!渡鲜泄拘畔⑴豆芾磙k法》(以下統稱“《辦法》”)第三十四條明確指出,上市公司通過業績說明會、分析師會議、路演、接受投資者調研等形式就公司的經營情況、財務狀況及其他事件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溝通的,不得提供內幕信息。
《辦法》規定,信息披露文件的全文應當在證券交易所的網站和符合中國證監會規定條件的報刊依法開辦的網站披露,定期報告、收購報告書等信息披露文件的摘要應當在證券交易所的網站和符合中國證監會規定條件的報刊披露。信息披露義務人不得以新聞發布或者答記者問等任何形式代替應當履行的報告、公告義務,不得以定期報告形式代替應當履行的臨時報告義務。
另外,《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等有關規定明確指出,上市公司應當通過符合條件媒體,同時向所有投資者公開披露重大信息,確保所有投資者可以平等地獲取同一信息,不得實行差別對待政策,不得提前向特定對象單獨披露、透露或者泄露未公開重大信息。
公開資料顯示,在東方日升2002年剛成立時,彼時公司的主要業務是賣太陽能燈具。尤其是上市之后,東方日升一直形容自身“要秉持業務多元化的戰略,不斷嘗試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因此,東方日升不斷變換賽道。
目前,東方日升主營業務以太陽能電池組件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主,主要產品覆蓋硅料、電池和組件三項環節,今年上半年東方日升光伏組件出貨量位居行業第六。同時公司圍繞新能源產業從事太陽能電站EPC與轉讓、光伏電站運營、燈具、儲能業務產品、輔助光伏產品和晶體硅料等的生產、銷售等業務。
2022年前三季度,東方日升實現營業收入約210.2億元,同比增長61.86%;歸母凈利潤約7.47億元,同比增長111.08%,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約7.7億元,同比增長434.07%。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東方日升負債率高達71.99%,總負債超過263億元,同期貨幣資金96.3億元。
一位行業律師告訴鈦媒體APP,組件是東方日升的核心主營產品之一,莊英宏與券商分析師討論了組件成本、交付價格、在手訂單等敏感信息,這些信息可能對公司股價形成一定影響,并且不是所有投資者都能了解到該信息,有信披違規之嫌。
對此,鈦媒體APP致電東方日升董秘進行采訪,相關人士表示“媒體采訪問一下市場部”。隨后鈦媒體APP又致電東方日升市場部,相關人士表示“今天已發布澄清公告,關于是否信披違規要關注后續關注函回復內容”。
事實上,朱鑰在莊英宏朋友圈對組件價格的“調研”,反映出市場近期對光伏上游產業鏈降價影響的關注。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在接受鈦媒體APP采訪時表示,從光伏行業本身來講,硅料價格不斷的上漲,主要是階段性的結構性需求帶動的。不過,多晶硅的價格的拐點已經出現了,下降的趨勢目前看已經初步形成并成為業內共識。
“長遠來看,不能靠產品的漲價去獲得長久的發展。漲價第一是階段性的,也受到了一些地緣政治的需求加速影響;第二,暫時的硅料結構性供應緊缺的問題隨著新投建硅料產能的逐漸釋放,供應不在緊缺,后續甚至會出現庫存現象”,祁海珅如是表示。
一位光伏行業人士進而指出,光伏組件企業下游客戶主要為央企、國企或大型發電企業。這類型的客戶采購量大,具有很強的議價能力,因此光伏組件廠商很難將成本的壓力轉嫁給下游。換言之,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只能由光伏組件產商來承擔,因此組件屬于“夾縫中求生存”的行業。行業人士普遍認為,隨著新增產能的釋放,硅料價格有望進一步下跌,給“硅料”企業打工的局面將改變,中下游企業將迎來發展機會。
東方日升能否迎來發展機遇,有待進一步觀察。(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作者|劉鳳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