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民生銀行(行情600016,診股)首席經濟學家:溫彬
團隊成員:王靜文 張麗云 應習文 孫瑩 李鑫 楊美超
物價:預計1月CPI同比上漲2.2%,PPI同比下降0.8%
CPI食品方面 ,節日因素和需求回暖推動多數食品價格上漲,不過豬肉價格仍處下行區間。受集中出欄影響,1月初豬肉價格繼續回落,但在春節期間觸底小幅反彈后保持在底部平臺,整體看全月仍環比下跌。不過,春節期間牛羊肉消費火熱,價格上升。受冬季與節日供給沖擊影響,鮮菜、鮮果漲幅較大,但與歷年春節相仿。水產品、雞蛋、奶制品等食品價格基本保持平穩。整體看預計1月食品價格環比漲幅擴大。
CPI非食品方面 ,能源整體保持穩定。1月上旬與中旬成品油分別上調和下調一次,預計對交通與居住能源項影響有限。在節日提前和需求回暖影響下,核心通脹有望由低位回升。消費品中,預計除衣著價格季節性下行外,生活用品、通信與交通工具等耐用消費品有望回暖。服務類價格中,旅游、娛樂、交通、餐飲、住宿類價格有望上升,居住類價格則有望止跌。整體看,預計1月CPI環比上漲0.8%,同比上漲2.2%。
PPI方面 ,1月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漲跌互現,全球經濟衰退預期邊際改善,導致原油價格溫和反彈;暖冬與充足儲備導致天然氣價格已回落至俄烏危機之前水平。經濟前景的邊際改善也促使主要有色金屬價格低位反彈。國內工業品價格相對滯后于國際市場,其中能源價格漲跌互現,油價平穩、天然氣與煤炭價格下行,黑色與有色金屬一漲一跌,化工與建材類價格整體下行。
1月制造業PMI出廠價格指數錄得48.7%,較上月小幅下行,仍低于50%臨界線,但PMI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錄得52.2%,較上月回升。綜合判斷預計1月PPI環比下降0.3%,同比下降0.8%,連續第3個月處在通縮區間。
金融:預計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4-4.3萬億元,新增社融5.7-6萬億元,M2增速11.5%左右
新增信貸 。1月,在疫情快速達峰過峰后,居民消費逐步恢復、企業生產經營有序進行,經濟形勢轉暖,市場化融資需求復蘇步伐加快。同時,年初貨幣信貸形勢分析會疊加早春效應,信貸投放節奏明顯前置、靠前發力,將共同推動1月信貸實現“開門紅”。
企業貸款方面,伴隨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配套融資繼續加快落地、保交樓和優質房企貸款支持計劃加碼、碳減排支持工具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延續實施,在政策性銀行和國股銀行“頭雁”作用拉動下,預計1月企業中長期貸款保持強勁,對公貸款仍為新增信貸的重要支撐,基建、制造業、地產、綠色為主要投向領域。
居民貸款方面,疫情沖擊逐步消退,春節期間消費需求顯著釋放,1月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大幅回升至榮枯線以上,消費相關融資的修復態勢較為確定。但受樓市整體低迷、市場需求和購買力不足,以及春節期間房企推盤積極性不高等因素影響,1月地產銷售未見明顯改善,預計居民中長期貸款仍在低位徘徊。
票據融資方面,票據利率1月初自低位水平快速反彈,且1M、3M等短期品種利率已超過上年同期水平,也反映出1月以來信貸景氣度較高。在信貸維持較高景氣度情況下,部分銀行通過壓降票據資產來騰挪額度,或導致票據融資相對低迷。
新增社融 。預計1月社融新增5.7-6萬億元,信貸、信托貸款和委托貸款形成同比拉動,企業直接融資持續下滑成為主要拖累。
政府債券方面,預計1月政府債券凈融資相對平穩,當月新增6000億元左右,地方政府債為融資主力。2023年專項債發行節奏繼續前置,1月地方債發行規模達6433億元,其中新增專項債發行規模4912億元,略高于上年同期的4844億元。
企業債方面,受債市融資成本提升影響,企業發債意愿低迷,企業直接融資預計大幅下滑。Wind數據顯示,1月信用債(公司債+企業債+中期票據+短融+定向工具)凈融資額367億元(上年同期5023億元)。
股票融資約1000億元(上年同期約1400億元)。
表外融資方面,在穩增長政策驅動和壓降速度明顯放緩支撐下,預計1月委托和信托貸款對新增社融的貢獻仍在;票據融資相對低迷,未貼現票據或維持在相對高位。
M2增速。 1月信貸增長強勁將支撐M2,但繳稅大月下財政存款多增、流動性邊際收斂、企業債凈融資大幅縮量以及上年同期基數較高等因素影響下,1月M2增速預計回落至11.5%左右。
匯率:預計2月人民幣將雙向波動小幅升值
近期美國多項經濟數據顯示衰退步伐慢于預期,但美聯儲2月進一步放緩加息幅度至25個基點,鮑威爾講話也被市場做了鴿派解讀,10年期美債收益率已降至3.39%,美元指數漸進回落,人民幣匯率則順勢走強。按照當前外匯市場主導邏輯來看,隨著美國通脹下行趨勢已基本確定、經濟內生動能走弱,同時未來歐洲英國加息幅度或將超過美國的情況下,美元后續走勢仍將偏弱,人民幣匯率面臨的外部壓力明顯減輕。
國內來看,1月PMI數據反映出疫情約束減輕后經濟進入修復階段的特征,與春節期間高頻數據所反映的國內線下旅游和服務消費修復斜率較快相一致,體現為積壓需求和場景恢復下的補償性修復。此外,由于海內外均對今年中國經濟復蘇有較好預期,外資流入持續增長。在此情況下,人民幣匯率有望延續去年11月以來較為強勢的表現,但升值幅度或將趨緩。預計2月份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將在6.65-6.75區間雙向波動。
外儲:預計1月末外匯儲備環比增加350億美元至31626億美元
1月份,美元指數小幅下跌1.3%,主要非美元貨幣中,日元、歐元和英鎊分別兌美元升值0.8%、1.5%和1.9%。主要國家債券收益率大幅下行,其中,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下降36個基點至3.52%,10年期歐債收益率下降23個基點至2.32%。全球股市普遍上行,標普500股票指數上升6.2%,歐洲斯托克50價格指數上升5.5%,日經225指數上升4.7%。綜合考慮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影響,外匯儲備規模上升幅度可觀。
此外,1月北向資金凈流入,在僅只有16個工作日的情況下高達1412億元人民幣,較去年12月多增加824億元人民幣,對外匯儲備規模形成有力支撐。綜合來看,預計2023年1月末外儲較上月末增加35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