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視為光伏下一個變量的鈣鈦礦電池,在二級市場可謂風光無兩。因宣布切入鈣鈦礦賽道,從事汽車零部件業務的奧聯電子(300585,SZ)成為明星股,39個交易日股價翻2倍之多。然而,作為光伏產業鏈上的“門外漢”,奧聯電子不僅是跨越行業,更要跨越技術、商業化落地的難題,這也引發深交所的重點關注。
鈦媒體APP注意到,奧聯電子在回復函中詳述了投資鈣鈦礦電池的情況,還一并將介紹了“關鍵先生”胥明軍的履歷,其在鈣鈦礦行業突出業績。不過,這份公告信息卻慘遭“打假”。2月21日,華能清潔能源研究院(以下簡稱“華能清能院”)發表澄清聲明稱,奧聯電子公告中胥明軍簡歷中有關華能清能院的描述嚴重不實。受相關消息影響,奧聯電子2月21日股價“閃崩”,跌停收盤。對于華能清能院發布的澄清公告內容,奧聯電子董秘向鈦媒體APP表示:“(華能清能院披露)不屬實,我們內部在進行進一步的核實,這個可能有一些誤會,目前在積極處理這個事情,有進一步的進展會同步消息?!?/p>
合作方被指履歷造假,公司回應稱不屬實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鈣鈦礦大牛股奧聯電子突遇“黑天鵝”事件,二級市場股價“閃崩”。
交易行情顯示,奧聯電子2月21日早盤高開近1%,臨近上午收盤,奧聯電子股價迅速跳水。午后開盤封死跌停,盤中曾一度打開跌停,不過再度封死跌停板,當日收30.58元/股,總市值52.33億元。
消息面上,2月21日,華能清能院發布針對奧聯電子發布失實公告的澄清聲明稱,本公司與南京奧聯汽車電子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無任何合作協議、技術交流和業務往來。其公告中胥某簡歷中有關華能清能院的描述嚴重不實。胥某未曾受邀到訪華能清能院,也未曾參與華能清能院鈣鈦礦中試線的任何設備調試和工藝研究,本公司與其個人亦無任何業務往來。
據了解,華能清能院所述事項源于奧聯電子的一則關注函回復公告。
2022年12月9日,奧聯電子披露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奧聯投資與自然人胥明軍共同出資設立南京奧聯光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聯光能”)并簽署《投資合作協議》,奧聯光能擬從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及其制備裝備的研發、生產、制備、銷售等。其中,奧聯投資出資4750萬元,占比95%,胥明軍出資250萬元,占比5%。
上述合作事宜發布之后,奧聯電子的股價扶搖直上,這也引發深交所的關注,于2月10日向公司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詳細說明擬從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發制造相關領域的背景,特別是要求公司披露合作方胥明軍的履歷背景情況。
2月13日,奧聯電子披露回復公告,其中涉及胥明軍的從業經歷和主要業績中有這么一段話:“指導完成華能清能院550×650mm鈣鈦礦電池組件中試線工藝設備設計,指導華能清能院550×650mm鈣鈦礦電池組件中試線效率驗收達標,最高認證效率達到16.8%”。
不過,奧聯電子的披信公告很快被“打臉”。在華能清能院披露的澄清聲明中就提到胥明軍上述兩項業績與事實不符,且文中“16.8%”的認證效率數據為杜撰數據,與公司認證數據不一致。另外,華能清能院指出,以上不實信息已通過新聞、公眾號等網絡平臺廣為傳播,對公司聲譽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針對奧聯電子的該行為,公司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p>
對于華能清能院澄清的內容是否屬實?奧聯電子董秘告訴鈦媒體APP:“不屬實,我們內部正在進行進一步的核實,相關情況可能存在一些誤會,目前公司在積極處理這個事情,有進一步的進展會同步消息?!按送?,其還表示,對胥明軍是做過一部分調查的。
不過,據報道,華能清能院多名相關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則表示,在公司沒有聽說過、也沒有接觸過胥明軍,對胥明軍的個人履歷也不了解,并表示對公司所發澄清聲明完全認可。
“關鍵先生”胥明軍則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并不想介入口水戰,一切以上市公司的回應為準“。
產能未動,概念先行
公開資料顯示,奧聯電子于2016年上市,此前主營業務為汽車電子相關。自上市以來,奧聯電子的經營情況起伏較大。數據顯示,2016-2021年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26億元、3.95億元、3.49億元、3.7億元、4.12億元、4.5億元 ;對應實現的歸屬凈利潤約0.5億元、0.59億元、0.45億元、0.21億元、0.32億元、0.34億元。2022年前三季度,奧聯電子實現的營業收入約2.75億元,對應歸屬凈利潤0.2萬元,扣非后凈利潤則虧損。
主營業務不出彩,奧聯電子欲搭乘新能源東風,進行業務轉型。 一位行業人士表示,光伏電池技術切換是行業的熱門話題,以TOPCon、HJT、xBC等為代表的N型技術路線已經在產業化方面取得突破。不過,上述技術路線均基于晶硅材料;鈣鈦礦電池脫離晶硅材料束縛,是第三代非硅薄膜電池的代表,具備度電成本更低等優勢。因此,資本市場上掀起一股鈣鈦礦熱潮。
盡管沒有涉獵過光伏制造領域,但奧聯電子胃口卻不小。在當時簽署合作協議之時,奧聯電子就曾提到,規劃成立鈣鈦礦研究院并聯合國內鈣鈦礦技術研發領先的知名教授、專家團隊,打造材料配方、工藝裝備、組件生產三位一體的平臺體系,計劃2023年50MW鈣鈦礦中試線投產,2024年600MW鈣鈦礦裝備和120MW鈣鈦礦電池組件生產線投產,力爭5年內形成 8GW鈣鈦礦裝備和2GW鈣鈦礦電池組件生產能力,實現鈣鈦礦電池研發、裝備研制和裝備制造規模、鈣鈦礦電池效率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在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看來,光伏行業的技術升級迭代更新比較快,也存在著不同技術路線問題,目前鈣鈦礦電池的穩定性、大尺寸等問題有待攻關,鈣鈦礦技術更多的還是做新型電池疊層工藝,單純的鈣鈦礦電池產業化之路也是處于萌芽狀態。基于全球鈣鈦礦技術的科研人員比較多,一是學術研究發展的需要,二是技術起步比較容易、工藝突破比較難,完全實現產業化規模化發展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
實際上,交易所對奧聯電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核心競爭力、銷售可實現性、完全達產時間等頗為關注。奧聯電子在回復交易所關注函時稱,我們自身產線價格優勢及有較好的技術工藝支持,預計銷售可實現性較高。不過,截至目前,中試線設備已經完成設計,部分設備部件已經完成加工,暫未有已建成可投入生產的產能。2023年鈣鈦礦項目將新建中試線,預計不會形成大規模銷售,不會對公司業績構成重大影響。
盡管如此,但仍難以阻擋二級市場的炒作熱情。2022年12月12日奧聯電子以20%的漲幅漲停,之后震蕩上揚,并在2023年2月9日觸及45.24元/股新高。經統計,在2022年12月12日-2023年2月10日這39個交易日,奧聯電子區間累計漲幅高達205.6%,之后公司股價有所回調。
鈦媒體APP注意到,胥明軍是此次合作的關鍵人物。據介紹,胥明軍長期從事軍工/科技型企業運營管理,專注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技術研究和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制備工藝裝備的國產化、自主化和體系化,對鈣鈦礦電池研發進程和產業化過程有獨到的理解與實踐能力,在鈣鈦礦技術產業化所需要的材料配方、工藝研發、裝備研制等領域具備核心競爭能力。
如今,胥明軍陷履歷造假風波,是否影響鈣鈦礦業務的推進?奧聯電子董秘表示,目前合作未受到影響,鈣鈦礦電池業務正在推進中。后續該事件進展情況,鈦媒體APP將持續關注。(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作者|劉鳳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