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自2017年4月份國家宣布建立雄安新區之后,這個國家級新區的一舉一動便備受關注。
設立近六年來,雄安新區從“一張白紙”到“塔吊林立”,再到疏解項目紛紛落地。近日,雄安首個商品房項目——華望城已經進入到意向登記環節。
2022年新區建設提速,中國星網、中國中化、中國華能總部開工建設,4所高校和2家醫院選址落位,20多家央企子公司注冊落地。
2023年將全面落實中央疏解清單,推動首批疏解機構項目加快建設,爭取30家央企子公司落戶新區。
據了解,今年第一季度雄安新區新開工重點項目多達43余個,2023年預計實施重點項目270個,總投資6641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2000多億元。
近日,隨著央企疏解有序推進,一批市場化疏解項目也逐步開工建設。
企查查顯示,作為雄安新區首個即將竣工銷售的市場化商品房項目,華望城的開發商為中國雄安城市集團發展投資有限公司,系河北省國資委全資100%創辦的雄安集團子公司。
華望城項目總建筑面積約為194萬平方米,共計有229棟建筑,已經規劃了住宅、辦公、商業、公寓四種業態。在設計方面,華望城整體采用新中式建筑風格,且為精裝現房交付。
引人關注的是,華望城均價僅1.3萬元/平方米。
盡管價格低過燕郊,但雄安新區商品房的購房資格獲取難度卻將絕大部分購房者拒之門外。
據觀察者網了解,想要購入華望城的住宅,目前購房者需要滿足“3+1”的條件,比獲得北京的“房票”難度還要大。
即購房需滿足3個必要條件:其一,購房者需要與一、二、三類疏解企業或者雄安人力簽署正式合同;其二,購房者在雄安新區無房,且可以提供無房證明;其三,購房者具有一、二類疏解企業社保或者在新區納稅滿一個月,三類企業員工則是社保或者納稅在新區滿一年以上。
“1”指的則是具有北京戶口、在雄安新區積分落戶、有雄才卡、有單位開具的人才證明(購房人需要具有本科以上學歷)、在雄安新區繳納社保滿5年,這5個條件滿足其中1個即可。
也就是說,項目主要對標已經落戶雄安新區企業的正式員工,即便雄安本地居民能夠滿足上述購房條件的也不多。
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指出,雄安新區住房制度改革中,“去地產化”是主要特征。這并不是要“去市場化”,而是去除對地產的依賴。
事實上,一個健康的住房供應體系,必然是市場+保障兩條腿走路、齊頭并進,相得益彰,而不是一條腿長、一條腿短,更不是一條腿直接被廢掉了。因此,在李宇嘉看來,雄安商品房項目銷售規則顯然更加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