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金融界2月27日消息 今日早間,鋰礦股異動拉升,中礦資源(行情002738,診股)漲超3%,天齊鋰業(行情002466,診股)、贛鋒鋰業(行情002460,診股)、融捷股份(行情002192,診股)、雅化集團(行情002497,診股)等跟漲。
消息面上,2月24日晚間,據“宜春發布”消息,從即日起,決定對涉鋰電新能源產業違法犯罪依法進行嚴厲打擊。依法嚴厲打擊在全市范圍內非法偷采盜采、私挖濫采、無證開采、以探代采、超深越界開采鋰礦等礦產資源行為和非法買賣、存儲、加工、運輸無合法來源礦產品行為。不過,目前公眾號已不見該文。
公開資料顯示,宜春市擁有全球儲量最大的多金屬伴生鋰云母礦,2008年,該市提出發展鋰電新能源產業,打造“亞洲鋰都”目標。豐富的鋰礦資源吸引了一眾鋰電產業鏈企業入駐,如,比亞迪(行情002594,診股)、欣旺達(行情300207,診股)、吉利等一批頭部和龍頭企業。根據宜春市人民政府官網,截至2022年末,宜春市鋰電新能源企業共202家,產業營業收入突破千億元,達1116.98億元,同比增長149.83%;利潤總額為243.72億元,同比增長385.79%。
鋰礦盜采不但破壞礦區的自然生態環境,而且導致國家礦產資源流失,削弱國家的經濟實力和資源儲備。據媒體報道,近日中央工作組已密集奔赴江西宜春調研、督導當地鋰礦開采。宜春當地鋰礦選礦企業已全行業停產整頓。
中信證券(行情600030,診股)發布研報表示,宜春整頓鋰礦采選行業導致鋰云母礦山停產,預計這將減少2023年全球鋰資源供應,加速上游去庫,帶動市場情緒好轉,鋰價有望隨鋰電下游需求回暖止跌。
據了解,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興起,國內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也水漲船高,截至2022年11月10日,價格飆升至56.75萬元/噸,較2020年同期增長了12.5倍以上。去年末,“搶鋰熱”漸冷卻,截至2023年2月24日,國產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已跌破40萬元/噸,報39.98萬元/噸,較2022年高點跌去近30%。不過,上周五碳酸鋰價格突然止跌。
受益于行業整頓,鋰云母價格也出現大幅反彈。據宜春鋰電人士表示,上周三,宜春0.9品味的鋰云母突然較前一天每噸上漲了300多元,“從原來的1051元/噸一下子漲到了1440元/噸,隔夜大漲了37%,與碳酸鋰價格的走勢都背離了”。
如果鋰價持續保持高位,鋰礦企業的未來,自然取決于產能和資源的多寡,這是資源型企業的典型特征。論鋰鹽產能,贛鋒鋰業是國內第一、全球第三大鋰鹽生產商,2022年碳酸鋰產能約4.3萬噸,氫氧化鋰設計產能為8.1萬噸/年,金屬鋰設計產能為2150噸/年,合計產能約11萬噸,主要生產基地包括江西新余基礎鋰廠和江西寧都贛鋒等。
“鋰礦巨頭”中礦資源今年的碳酸鋰建成產能共5.65萬噸,到2024年自給率可達8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