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自視覺中國
3月16日晚間,兒童藥企業葫蘆娃(605199.SH)發布公告稱,擬發行可轉債募資不超過5億元,計劃2.5億元用于南寧生產基地二期項目,1億元投入數字化建設項目,另外1.5億元補充流動資金。
(資料圖)
公司表示,為加快項目建設進度以滿足公司發展需要,在募集資金到位前,公司會使用自籌資金預先投入項目建設,募資到位后進行置換,如果實際募資額不能滿足相關的資金需求,剩余部分將由公司自籌。
首次定增折戟,改為發債“找錢”
這是葫蘆娃上市以來第二次公開募資,但資本市場對此似乎不太買賬。
募資公告發布次日,葫蘆娃收跌2.03%,報16.4元/股。此時葫蘆娃的股價相較于上市初期的高位(49.62元/股)已經跌去66.95%,市值蒸發近133億元,相當于目前的兩個葫蘆娃體量。
葫蘆娃位于海南省海口市,主要圍繞兒童的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抗感染類、補益類產品進行布局,經營業務為呼吸系統藥物、消化系統藥物、全身用抗感染藥物,擁有“葫蘆娃”“葫蘆爸” “葫蘆媽”三個品牌的兒科產品系列。此外,公司還有成人產品系列和婦科產品系列。
2020年7月,葫蘆娃成功闖關上交所,但第一次從資本市場“找錢”并不成功,且自身經營一直是增收不增利境況。2021年,公司營收同比增長16.53%至13.54億元,凈利潤同比下降40.63%至7213.79萬元;2022年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6.04%,凈利潤再次同比下降7.08%。
通過自身經營獲利來支撐公司其他投入,這一舉措并不現實。2021年2月,葫蘆娃發布定增公告,擬向不超35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股份,募資不超過10億元,4.43億元用于美安兒童藥智能制造基地項目,2.57億元投入南寧生產基地二期項目,剩余3億元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
該募資方案在2021年9月就獲證監會核準,但之后一直未能落地。
一年后,批復到期自動失效。葫蘆娃稱主要是由于資本市場環境變化和發行時機等多方面原因,導致未能在有效期內實施非公開發行股票事宜。
擴產能迫切,急需資金輸血
對于葫蘆娃來說,募資有兩大迫切性,一是產能擴充不能停,二是公司確實缺錢。
在2021年募資方案中,葫蘆娃聲稱公司的顆粒劑、片劑、膠囊劑生產線出現產能不足,多款產品將在未來2、3年出現產能將不足情況,嚴重制約公司的進一步發展,擬通過建設美安兒童藥智能制造基地項目,增加公司產品產能。
根據當時的披露,葫蘆娃小兒肺熱咳喘顆粒產能利用率高達約95%,克咳片產能利用率高達約90%,通脈膠囊、腸炎寧膠囊產能利用率高達約85%,小兒康顆粒、腸炎寧顆粒產能利用率高達約80%。產線接近滿負荷運轉。
而這早在公司IPO之際就顯現苗頭。根據招股書,2017年至2019年,公司顆粒劑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81.83%、80.45%、87.38%,逐年升高。
圖源自葫蘆娃招股書
但令人費解的是,葫蘆娃在上市前夕刪改了募資用途,金額也隨之大幅縮水,從4億元降至1.51億元。
上市募資額縮水,首次定增募資流產,為公司平添了經營壓力。
從之后的財報來看,葫蘆娃的擴充產能計劃沒有停歇,2022年中報顯示,公司在建工程期末金額同比增長31.87%,主要系“廣西南寧生產基地二期項目”及“海口美安兒童藥智能制造基地” 項目建設投入增加所致。
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公司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持續為負,分別為-7761.55萬元、-1.17億元、-9360.68萬元。對此,原因仍離不開子公司廣西維威 “廣西南寧生 產基地二期項目”“海口美安兒童藥智能制造基地”項目建設投入增加。
2022年前三季度,葫蘆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流出3.02億元,季度末賬面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1.70億元。
葫蘆娃的賬面財富在動輒數億元的項目投入面前捉襟見肘,舉例來看,根據最新的發債募資方案,葫蘆娃南寧生產基地二期項目總投資額為4.09億元。
隨著葫蘆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轉為負值,其經營不善已經擺在明面,這會造成資金周轉困難和銀行貸款困難,自籌資金投入生產基地和產線的難度會加大,此次能否成功募集資金,對葫蘆娃來說尤為重要。
(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 作者丨楊亞茹 編輯丨孫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