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觀點網訊:4月11日,陸金所控股有限公司于港交所發布公告稱,已申請以介紹方式于港交所上市。預期股份將于2023年4月14日(星期五)開始在香港聯交所買賣,股份將以每手100股股份為買賣單位進行買賣,股份于香港聯交所的股份代號為6623。
招股書顯示,陸金所控股是中國領先的小微企業主金融服務賦能機構。使命是通過為小微企業主提供獲取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渠道,并賦能機構合作伙伴使其能高效地觸達和服務小微企業主,來提升小微企業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通過其線下到在線模式及遍布全國的直銷團隊,自2005年陸金所控股的業務開始以來,截至2020年、2021年及2022年12月31日,已分別為中國合計超過460萬名、590萬名及660萬名小微企業主提供服務。
截至2020年、2021年及2022年12月31日,其賦能的貸款余額分別為人民幣5,451億元、人民幣6,610億元及人民幣5,765億元(829億美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按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的貸款余額計,陸金所控股在服務小微企業主的中國非傳統金融服務提供商中排名第二,市場份額為17.6%。
截至2020年、2021年及2022年12月31日,陸金所控股面臨信貸風險的貸款余額合計分別為人民幣322億元、人民幣1,098億元及人民幣1,354億元(195億美元),而撥備的相應金額分別為人民幣17億元、人民幣55億元及人民幣128億元(18億美元)。于2020年、2021年及2022年,陸金所控股向資金合作伙伴分別支付違約申索人民幣7億元、人民幣15億元及人民幣68億元(10億美元)。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陸金所控股累計服務了1900萬名借款人。賦能過貸款的活躍借款人的數量由2020年的440萬名增至2021年的490萬名,并進一步減至2022年的480萬名。
于整個往績記錄期間,陸金所控股的業務受新冠疫情以及政府的疫情政策及對應措施的影響。總收入由2020年的人民幣520億元增至2021年的人民幣618億元,并減至2022年的人民幣581億元(84億美元)。除所得稅開支利潤由2020年的人民幣179億元增至2021年的人民幣234億元,并減至2022年的人民幣130億元(19億美元)。
于整個往績記錄期間,陸金所控股皆錄得凈利潤,凈利潤由2020年的人民幣123億元增至2021年的人民幣167億元,并減至2022年的人民幣88億元(13億美元)。2020年、2021年及2022年的凈利潤率分別為23.6%、27.0%及15.1%。
同時,其美國存托股份目前在紐交所上市及交易。公司已根據《上市規則》第8.05(1)條申請股份于香港聯交所主板進行雙重主要上市。股份僅以介紹方式于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且概無就上市發行或出售任何股份。
另外,此次以介紹方式于港交所上市的聯席保薦人為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及瑞銀集團,財務顧問為中國平安資本(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