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國5G使用已蔚然成風,且5G基站整體市場仍有著廣闊的增長空間。隨著后續基站建設的提速,屆時也會帶動基站機體和屏蔽蓋等基站結構件領域“欣欣向榮”。另一邊,在綠色發展背景下,燃油車行業正通過車身輕量化積極進行節能減排。而出于增加續航里程的考量,電動汽車行業在車身重量上,同樣在做“減法”。可以說,無論是傳統汽車還是新能源汽車,對鋁合金材料的需求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仍將保持旺盛。
這種良好前景,為即將登陸資本市場,深耕通信領域以及汽車領域鋁合金精密壓鑄件的龍頭企業——重慶美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利信;證券代碼:301307.SZ)未來保持增長,再添確定性保障。
鋁合金精密壓鑄件領軍企業開啟申購
【資料圖】
技術為基 產品競爭優勢顯著
2023年4月12日,美利信進行申購。這也意味著,距離公司A股登陸,已進入最后“倒計時”階段。
據了解,美利信是國內領先的鋁合金精密壓鑄生產領域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業務規模位于行業前列,其產品主要應用于通信領域和汽車領域,已獲得包含新能源汽車龍頭在內的下游客戶的廣泛認可。二十年來,公司始終深耕鋁合金精密壓鑄件的研發和生產,現已在高真空壓鑄、高薄散熱片壓鑄等的研發及應用方面達到國際水平。此外,公司還牽頭或參與起草了多項國家標準以及行業團體標準,技術實力獲廣泛肯定,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已獲授權專利179項,在高端精密制造領域已形成較強的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能夠進行5G通信基站結構件和汽車零部件大型精密壓鑄件的生產,是國內在這一領域較為稀有的制造廠商,具備獨特競爭力以及較為寬廣的技術護城河。
長期的技術探索與實踐沉淀,使公司自主研發并構建了涵蓋壓鑄與精密機械加工技術和工藝研究、模具設計制造、高導熱和輕量化等新型材料研發與制備、無鉻化表面處理、靜電噴粉和裝配等全產業鏈的核心技術體系。此外,美利信還注重先進生產設備的引進以及先進生產工藝的市場化應用。在壓鑄機設備上,公司擁有世界領先的布勒和富萊壓鑄機;在加工及檢測設備上,公司使用的是高性能的蔡司三坐標測量機等。
據了解,近日公司還成功下線了美利信科技8800T超大型一體化電池包壓鑄件,這是美利信繼車身后段后地板一體化車身結構件之后,取得的又一重大技術成果,不但對外展示出公司在車身中段的一體化壓鑄等相關方面的設計制造能力,更是標志著公司已經全面掌握了超大型一體化壓鑄全流程的核心技術,為未來進一步提高自身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競爭力以及市占率,再添重磅“籌碼”。
研發實力、進口設備乃至先進工藝為公司所筑下的護城河是否“牢固”,最終都會反映在公司的財務數據上。據東財Choice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由18.34億元連年穩增至31.7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高達31.47%。這也反映出,公司正處于快速成長階段,市場拓展整體較為順利。
通信領域具備強競爭力
新能源汽車領域激發增長新勢能
具體到產品應用,無論是在通信領域還是汽車領域,美利信研發生產的鋁合金精密壓鑄件產品均具備較強競爭力。
在通信領域,美利信生產的通信基站鋁合金壓鑄件產品在精密度、散熱性和輕量化等方面居于行業領先,其中高真空壓鑄、高薄散熱片壓鑄和高導熱材料等的研發及應用更是躋身國際水平。發展至今,公司已成為國內為數不多能夠為客戶提供5G通信基站大型結構件從模具設計制造、壓鑄生產直至精密機械加工和表面處理等全流程解決方案的企業,是通信基站鋁合金精密壓鑄件領域最具競爭力的企業之一。
而在汽車領域,美利信產品不但包括傳統汽車的發動機系統、傳動系統、轉向系統和車身系統,還廣泛涉及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電驅動系統、車身系統和電控系統的鋁合金精密壓鑄件。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新能源汽車近幾年銷量“火爆”,憑借強勁產品力,美利信所售汽車零部件中,新能源汽車產品收入亦迅速提高。據招股書顯示,2019至2021年,公司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收入由1.47億元增至3.41億元,在汽車類零部件收入中占比由24.89%一舉增至33.68%。而在2022年僅上半年,公司新能源汽車收入已達3.28億元,約占2021年全年度新能源零部件收入的96%,所占汽車類零部件收入比例更是接近60%,顯示出極強的增長潛力。
借力資本市場,以輕鋁制“堅翼”,美利信能乘風飛到多高、多遠,值得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