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論壇哲思,用灼熱的觀點啟迪思想,用溫暖的文字撫慰心靈。 每晚九點三十分,帶你看清世界,認識自己,慢品人生滋味。
有時候,我們更容易看見他人擁有的東西,而忽視自己所擁有的,為了追求外在的東西,把自己弄得身心俱疲。
事實上,一個人之所以會痛苦,是因為看不見自己。
(資料圖)
學會看見自己,才能收獲圓滿的人生。
看見內心的需求,收獲自在
人生在世,內心的需求是生活的動力來源。
有人將人生經歷形象地比喻成孩子逛游樂場,有的孩子想玩的太多,想買的也太多,結果走的時候,他們總感覺自己沒選對自己真正想要的,離開時滿是懊惱和遺憾。
有的孩子知道自己想玩什么,他們更能直奔主題,離開時也心滿意足。
因此,更重要的,是選對自己“最想玩的”。
然而,問題是一些人很多時候并不清楚自己的真正需求是什么。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需求層次理論:人們的眾多需求是有層級和優先順序的。只有先在基礎層次的需求上獲得一定的滿足,更高級的需求才會對我們產生足夠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很多人在生活中經常把自己的需求搞混淆,可能把別人的需求當成自己的需求,也可能把基礎的需求當成深層次的需求。
看不到自己真正想要什么,那么,努力只會南轅北轍,人生也只能越努力越焦慮。
哈伯特曾說過:“對于一只盲目航行的船只來說,所有方向的風都是逆風。”
我們來到這世上,是要走上自己的人生道路,活出生命的精彩。
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就如在一片深邃的黑暗中看到一束光。
它會照亮你的人生之路,讓你不會偏航。
看見自己的價值,收獲堅定
來到這世界上的每一個生命,都有自身的價值。
樹木有樹木的價值,花草有花草的價值。
天生我材必有用,而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看見自己的價值,實現自己的價值。
只有看見自己的價值,才能在前途迷茫時,愈發堅定。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麥克利蘭提出過一個著名的“冰山模型”。
冰山以上的部分是知識和技能,可以通過后天學習獲得。
冰山以下的部分是通用能力、價值觀、性格特質及動機等。
你需要梳理出自己的知識、技能、個人特質,這些就是你的價值。
《TED演講》中有這樣一句話:“人們只會為他們所認為的你的價值買單。”
衡量價值的量尺永遠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有自己才最清楚自己的價值所在。
看見已有的幸福,收獲平和
陀思妥耶夫斯基說:“人之所以不幸,是因為他不知道自己是幸福的,僅此而已。”
人往往最愛犯的錯誤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總是抱怨自己為什么不能像別人那樣有福氣。
人活一世,占盡天時、地利、人和的人有,但只是少數。
絕大多數的人,不可能占盡所有的好處。
一個人最愚蠢的做法,莫過于站在自己的煩惱里,仰望他人的幸福。
人們常常對已擁有的東西熟視無睹,不覺得自己是幸福的。
其實,幸福無需你到處去追尋,而是一直都在你的身邊,感受不到幸福,只是因為沒有看見它。
幸福不只是一種狀態,還是一種能力。
幸福力強的人懂知足不比較,總能看到自己擁有的東西,內心安然自得。
真正的幸福,或許就是珍惜眼前、立足當下,少一點沒必要的欲望,多一點發自內心的知足。
卞之琳有句詩:“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我們要看見自己的幸福,而不是仰望他人的幸福,要堅信,我們就是自己的風景。
放大生活中的小確幸,縮小不如意的小插曲,煩惱自然不會如雜草般叢生。
想要提升自己,推薦你讀一讀《哲思》五卷本,助你不斷進階:
你會在《見識卷》中見天地寬廣、眾生百態、內心豐盈;
你會在《格局卷》中找到自己的處世哲學;
你會在《交往卷》中明白交友的真諦;
你會在《智慧卷》中發現做個幸福的人的秘密;
你會在《成長卷》中找到不斷進階的力量。
點擊下圖購買《哲思》套裝↓↓↓
本期編輯 | 李丹妮?人民論壇新媒體出品資料來源 | 讀者、有書、心智魔方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