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揭秘機構“獵物清單”,9月份機構調研個股數量有1400多只,怡合達成為調研機構數量最多的股票,“抄作業”的機會來了?
【資料圖】
上證指數兵臨3000點大關,各主要指數估值均已回落至歷史性低位。節后行情怎么走?機構的潛在配置對象值得考察。獲得調研,往往是個股得到機構配置的前提。據此,證券時報·數據寶梳理了9月份機構調研股票,它們有望成為機構節后潛在獵物。
怡合達獲近900家機構調研
數據寶統計顯示,9月份機構調研公司數量有1400多家,機器人概念龍頭怡合達成為9月份調研機構數量最多的股票。數據顯示,合計有近900家機構調研該公司,包括201家基金公司、76家證券公司、63家保險公司等。在最近的調研紀要中,有機構問到公司在各下游領域的產品結構變化。
怡合達表示,從外圍領域進入更核心的需求。醫療方面,以前公司的零件用于藥品包裝、灌裝的設備,批量不大,今年公司產品彈簧、同步輪、同步帶等傳動零件實現批量訂單,在體外檢測設備中實現應用。機器人方面,以前銷售較多的產品是框架性產品,加工型材、同步輪等,現在有更多產品用于機器人本體。光伏、半導體方面,以前基本都是框架、外圍的零件,今年主要為內部非標結構件。
還有機構問公司未來2年市場拓展的主要方向。
怡合達表示,現階段業務是為智能裝備企業提供基礎零部件,未來的核心一是不斷提高產品的五度建設,即產品線的寬度,交付的速度,品質的精度,研發的高度,應用場景的深度,從泛標準件到行業細分標準件,二是從中國制造業發展大勢來看,未來在裝備行業會從頭部需求到普遍性的需求,在這個過程中,會誕生更多的小微自動化公司,未來還要強化對小微客戶的服務能力。同時也會加大對新能源、光伏、半導體、醫療等行業的拓展。
其他調研機構數量較多的股票還有邁瑞醫療、埃斯頓、英杰電氣、京山輕機等,均有100家以上機構調研。調研機構數量靠前的公司,多數具有機器人概念,包括怡合達、埃斯頓、京山輕機等。其中埃斯頓獲500多家機構調研。在最近的調研紀要中,公司透露機器人業務的競爭對手主要是國際品牌廠商。公司重點談及了未來機遇。
(1)從行業來看,公司可以抓住下游行業應用的結構化機會,新能源行業是未來重要的應用市場,公司組建了專門的進攻型團隊,以抓住新能源行業增長機會;
(2)老齡化社會的發展趨勢日漸明顯,機器人產品通過易用性、品質提升獲取更多機器換人的商業機會;
(3)國產進口替代,客戶基于目前埃斯頓的品牌發展及行業地位,會給予更多的機會;
(4)公司有自主可控的核心部件優勢,通過對底層數據的采集分析,推出在線質量監控系統、離線編程等服務為客戶帶來更多的產品價值。
高瓴現身5股,知名基金經理盯上它們
知名機構調研股票值得重點關注。數據寶梳理發現,高瓴資本出現在晶科能源、中復神鷹、邁瑞醫療、匯川技術、怡合達等5只個股調研機構名單中。高毅資產調研了寧波銀行、奧浦邁、博雅生物、新希望、振華新材、大葉股份等個股。景林資產則調研了東方日升、英杰電氣、盛航股份、萬潤股份等個股。公募轉私募的周應波調研了花園生物。
部分頂級基金經理親自下場調研。其中,匯添富基金經理勞杰男調研了中泰化學、東威科技等個股;廣發基金經理傅友興調研了微光股份、偉星股份;銀河基金經理鄭巍山調研了奧比中光、思瑞浦、英杰電氣;興全基金經理謝治宇調研了韻達股份。
這些公司半年報增長低估值
數據寶統計顯示,根據半年報,9月份機構調研的上市公司中,云圖控股、冀中能源、安旭生物、盛和資源、興發集團等個股凈利同比增長超過100%且動態市盈率低于10倍。上述個股中,安旭生物、九安醫療、睿智醫藥等個股中報凈利同比增長超10倍。
節前一個月A股市場分化明顯,上證指數大跌近6%,深證成指跌近9%,創業板指跌近11%。梳理發現,機構調研股9月平均下跌逾8%,表現弱于大盤。漲幅最大的是彩虹集團,9月累計漲幅超94%。其他漲幅較大的個股還有海鷗住工、同興環保、傳藝科技、上海港灣等,累計漲幅均超過40%。
(文章來源:數據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