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通州區與北三縣產業協同聯動和錯位發展。
(資料圖)
為推動北京《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各項任務落地落實,日前北京印發《2023年市政府工作報告重點任務清單》(后簡稱“《任務清單》”),將2023年政府工作細化為十二方面共300項任務,對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和擴大內需提出新要求。
《任務清單》提出,深化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京津冀協同發展格局。嚴格實施新增產業禁限目錄,完善制造業能耗、水耗等綠色發展相關標準,疏解提質一般制造業企業100家以上。推進大紅門地區4家已關停市場轉型升級。
2023年北京將持續加大市屬教育、醫療資源向外布局力度,落實新老校區、院區增減掛鉤機制,加快推動首都醫科大學、首都體育學院等6所高校新校區,朝陽醫院東院、宣武醫院房山院區等13個市屬醫療資源疏解項目規劃建設。
城市副中心是北京新“兩翼”中的“一翼”,2023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將保持千億元以上投資強度,加快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M101線、東六環路入地改造、友誼醫院通州院區二期、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新校區一期等重大項目建設。
為推動通州區與北三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2023年北京將加快實施平谷線、廠通路等重點項目,持續辦好項目推介洽談會,推動通州區與北三縣產業協同聯動和錯位發展。支持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資源向北三縣延伸布局。
《任務清單》明確要強化交通綜合治理,加強軌道站點與周邊用地一體化規劃建設,研究一體化規劃管控要求,打造一批軌道微中心。同時加快推進“多網融合”,實施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加快12號線、17號線北段等項目建設。加快北京朝陽站、北京豐臺站配套樞紐建設。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擴大內需放在2023年五大任務之首,北京《政府工作報告》也將著力擴大內需,積極促進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和高質量發展作為2023年重點工作之一,要求將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
在此基礎上,《任務清單》提出,加緊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深化商圈改造提升行動。加快推動京西大悅城、通州遠洋樂堤港等項目落地,提升崇文門、朝青等商圈品質,打造多業態融合的特色商圈。推動藍色港灣國際商區與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建設,打造大運河水岸經濟活力地帶。
為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北京2023年將加強商旅文體等消費跨界融合,用好雪場資源和室內冰雪場館資源,大力發展冰雪消費。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積極發展服務消費,大力培育在線醫療、智慧體育等消費。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