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將于2023年3月1日正式實施。
2月28日,醫藥股集體上漲,中藥方向領漲,吉貝爾20CM漲停,九芝堂、特一藥業等多股漲停。
【資料圖】
消息面上,據中國政府網,今年1月,國家醫保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2年)》,該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將于2023年3月1日正式實施。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新增111個藥品,3個藥品被調出目錄,147個目錄外藥品參與談判和競價(含原目錄內藥品續約談判),121個藥品談判或競價成功,總體成功率達82.3%,創歷年新高。
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的實施影響有多大?A股醫藥板塊后市如何走?值得繼續關注。
未來兩年將為患者減負超900億元
在談判成功的121個藥品中,有105個藥品是近五年之內獲批上市的,23個藥品是2022年獲批上市,包括腫瘤、罕見病這些重點領域的重大創新藥品。
談判和競價新準入的藥品價格平均降幅達60.1%。最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內藥品總數達到2967種,其中西藥1586種,中成藥1381種;中藥飲片未作調整,仍為892種。
最新版醫保藥品目錄納入了抗腫瘤、新冠治療藥、罕見病治療等領域的藥品,糖尿病、慢阻肺等慢性病領域也有藥品被納入。
據醫保局新聞發布會介紹,通過談判降價和醫保報銷,本次調整預計未來兩年將為患者減負超過900億元。
財信證券認為,2022年醫保談判規則更加科學、透明、規范,有利于穩定藥品價格預期,為臨床價值高的創新藥提供了有利的支付環境。中泰證券認為,納入醫保品種有望在2023年迎來快速放量期。
廣發基金吳興武表示,2022年創新藥集采談判結果較為樂觀,這使得國內創新藥的銷售峰值可以一定程度上調,對整個行業都是利好。
集采影響深遠,醫藥板塊風險釋放充分
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的實施對醫藥股的股價走勢和估值影響是深遠的。
近年來,醫藥板塊因嚴厲的醫藥集采、疫情困擾等因素,導致不少資金撤離醫藥股,2021年至去年9月底,代表醫藥全行業的“全指醫藥”指數最大回撤高達45%,這一回撤幅度僅次于2015年大熊市中的跌幅。
以CXO為代表的景氣賽道股估值大幅調整,伴隨股價下跌,不少醫藥主題基金凈值被拖累,大幅回撤。
集采政策有所緩和,以及較低估值等因素支撐,不少機構認為醫藥板塊風險釋放充分,且產業長期成長邏輯并未破壞,估值匹配的優質醫藥股迎來真正價值投資機會。
自去年四季度以來,醫藥板塊出現反轉,不少醫藥主題基金開始收復失地。申萬菱信醫藥先鋒、前海開源中藥研究精選、圓信永豐醫藥健康等不少基金凈值漲幅超30%。
隨著醫藥股基本面的改善,疫情后部分需求逐漸回升,集采等政策面改善,留給企業的利潤空間也會多一些。開年以來,醫藥板塊延續去年四季度以來的上漲勢頭,申萬二級行業中,中藥板塊漲幅最大,年初至今上漲7.31%,化學制藥、醫療器械、生物制品、醫藥商業漲幅在2%-5%之間,醫療服務板塊表現最差,年初至今上漲0.8%。
不難發現,醫藥板塊各細分領域表現分化嚴重,如中藥行業遠遠跑贏醫藥生物行業和滬深300,平安證券認為,政策支持是中醫藥景氣度提升的核心因素。體現在基金層面,同屬醫藥行業的主題基金,基金凈值表現差別較大,如基金凈值漲幅最高的申萬菱信醫藥先鋒今年漲幅16.82%,而表現最差的東吳醫療服務股票基金今年卻虧損1.17%。
機構:2023年有望是醫藥行業大周期的起點
醫藥行業受政策以及疫情復蘇進度的影響比較大,經歷了幾年浮沉后,醫藥板塊能否延續2022年四季度以來的反彈行情?2023年的醫藥板塊還會受到哪些因素影響?投資機構看好哪些細分領域?
不少機構認為2023年的醫藥行情將主要受制于基本面的表現以及市場對行業估值的認可程度。
天弘基金郭相博對2023年的醫藥行業表現較為樂觀。他表示,醫藥板塊是一個大周期行業,預計2023年有望是一個5-6年的新的大周期起點,看好創新藥、創新器械、創新生物制品和創新服務商四個細分領域。
對于市場最為關注的創新藥和CXO領域,國君資管李子波認為,創新藥的整體發展體現出了中國制藥行業一個比較高的水平,國內市場的進口替代以及新藥的審批相對來說比較順利,但出海過程有一些起伏,要想獲得實質性的突破還需要一定時間。李子波認為CXO這一波上漲反映的應該是悲觀預期修復,雖然CXO漲了一些,但現在還處在相對底部,因為這些公司是訂單驅動的,且訂單多來自于國外。現在國外的訂單恢復可能沒有那么快,如果未來能夠恢復,股價也會有反應。
信達澳亞基金經理楊珂比較看好的是疫情復蘇標的,但需要從中挑選一些質地好,而且估值不貴的標的。其關注的醫藥細分賽道有五類:第一是創新藥,創新藥包括兩類公司,管線組成的醫藥研發公司和醫藥研發外包服務公司;第二類是醫療服務,會從疫情復蘇中受益比較多,包括眼科、牙科、第三方檢測體檢、腫瘤醫院等,不過需要根據估值和基本面再做出選擇;第三是醫療器械,包括醫療設備,耗材、有進口替代邏輯的標的、老齡化邏輯的標的、測試劑、手術耗材和康復和檢測設備等;第四是藥店,因為藥店的長邏輯是內生加外延并購,這個行業有規模優勢,等到股價跌到合適位置,會再考慮;第五類是偏醫藥消費屬性的,包括生長激素、過敏治療、近視眼的治療,還有一些稀缺壟斷型的中藥和疫苗。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