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變臉”的ST海投(000616),在3月2日收到深交所下發的關注函。
回溯前情,ST海投曾于1月31日披露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凈利潤6349.64萬元–9524.46萬元,同比增長40.68%-111.03%。不過在3月1日晚,ST海投發布業績預告修正公告,稱修正后預計虧損3.5億元至5.26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76.46%-1264.69%,基本每股收益虧損0.25元/股–0.37元/股。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對于業績下修的原因,ST海投稱,公司為海航物流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航物流)14.64億元借款提供擔保事項,經海南省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判決:ST海投對海航集團管理人確認的海航物流不能清償原告龍江銀行伊春新興支行的利息以及其他金額合計2.61億元債務承擔30%的連帶賠償責任即金額合計7822.73萬元。被告ST海投承擔以上賠償責任后,有權向債務人追償。ST海投在此前披露業績預告時,就向關聯方借款提供的違規擔保事宜尚未取得確認預計負債的相關資料,所以未確認預計負債。
同時,ST海投管理層認為,由于該項判決與所涉及的公司為海航物流擔保的本金14.64億元具有較大的相關性,所以公司同步就向關聯方海航物流集團有限公司14.64億元借款提供的違規擔保的本金的30%計提預計負債4.39億元。綜上所述,ST海投合計計提預計負債金額為5.17億元。
需要指出提,深交所此前曾向ST海投下發過關注函,要求ST海投核實對于上述違規擔保所涉訴訟事項計提預計負債的充分性、合規性。ST海投相關回函顯示,公司因在2021年年報、2022年業績預告披露時無法判斷在上述擔保中可能承擔的責任且承擔責任的金額不能夠可靠計量,公司未對上述擔保事項計提預計負債。
在3月2日最新下發的關注函中,深交所要求ST海投結合本次訴訟判決情況、與前期類似訴訟判決結果的可比性等,說明公司在前期認為無法判斷可能承擔的擔保責任且未計提預計負債的依據是否充分,前期關于預計負債的會計處理是否符合相關規定,前期相關信息披露文件是否真實、準確,是否需要進行會計差錯更正。
同時,ST海投需要說明報告期對上述訴訟事項計提預計負債5.17億元的依據及主要會計處理過程,并說明公司對應收海航物流款項計提信用減值損失的具體情況及依據,是否存在集中在報告期計提而以前年度計提不充分的情形。
值得一提的是,ST海投預計2022年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如今又預計2022年將出現虧損,按照深交所的相關規定,公司股票將可能在2022年年度報告披露后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為此,深交所要求ST海投說明知悉可能導致2022年度業績由盈轉虧的最早時點,是否及時披露2022年度預計虧損的事項,公司在財務管理及信披事務管理等方面的內部控制是否存在重大缺陷。
ST海投2021年度審計報告保留意見涉及事項之一為:“公司未能提供大連眾城的審計報告、評估報告等相關資料,因此無法確定該項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以及是否發生減值,亦無法確定是否有必要對資產減值損失、投資收益及財務報表的其他項目作出調整,也無法確定應調整的金額。”
而截止到今年1月31日,ST海投尚未取得大連眾城2021年度審計報告、評估報告等相關資料,也尚未取得大連眾城2022年度未經審計財務報表及項目最新進展等相關資料。該事項對ST海投2022年度業績影響同樣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此前,深交所曾于2023年1月31日向ST海投發出的關注函等函件中,就大連眾城向天津勢竹一次性預支付租金10億元事項要求公司核實相關租約的真實性、10億元資金的資金流向等問題,但ST海投至今尚未回復。
在3月2日的關注函中,深交所要求ST海投說明截至目前仍未核實回復的主要原因,并盡快完整回復相關問詢。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