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資管要跟瑞銀搶瑞信?貝萊德否認
3月18日,當英國《金融時報》爆出全球最大資管貝萊德準備競購瑞信后,彭博發布報道稱,貝萊德發言人隨即否認該公司將參與任何收購瑞信全部或部分業務的計劃,發言人表示:“貝萊德沒有興趣收購瑞信,也沒有參與任何與收購瑞信相關的計劃。”
本周末,就在瑞信和瑞銀探討合并之際,英國《金融時報》援引知情人士報道稱,貝萊德為瑞信制定了一份競標方案,報價已超過瑞銀。貝萊德已評估多種方案并與其他潛在投資者討論,而這些方案只包括對瑞信部分業務進行競標。
(資料圖片)
知情人士表示,貝萊得一直是瑞信最大的投資銀行客戶之一,尤其是固收交易部門。因此,如果貝萊得成功收購瑞信的美國業務部門,將提高其在固收交易方面的能力,使其獲得更多的交易資源,并更好地推動交易策略和業務發展。
知情人士稱,無法保證此次交易會順利達成,因任何協議都將面臨歐洲和美國的重大監管障礙,但貝萊德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Larry Fink試圖推動這一收購案順利完成,值得注意的是, Fink曾在瑞信旗下的投資銀行——第一波士頓銀行工作過。
這個周末對瑞信來說至關重要,瑞銀集團(UBS)正在討論收購瑞士信貸的全部或部分業務,瑞士兩家最大的銀行的董事會將在周末分別舉行會議,權衡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歐洲最重要的銀行業合并案。
瑞信首席財務官Dixit Joshi及其團隊將在周末召開會議,評估該行的戰略前景。與此同時,盡管瑞士監管機構無權強制兩行合并,但本周末該國監管機構仍將努力“撮合”合并的完成。
美聯儲面臨關鍵抉擇
自3月8日起,硅谷銀行倒閉到瑞信再爆危機,市場對于美聯儲加息預期迅速降溫,金融市場出現動蕩,對此,許多投資者紛紛表示美聯儲的加息周期可能結束。
3月21—22日,美聯儲將舉行議息會議,公布最新利率決議。據芝商所FedWatch工具顯示,3月8日,美聯儲3月份加息50BP的預期高達70%,而最新的預期則是美聯儲3月加息25BP概率為62%,不加息的的概率為38%。對于未來的美聯儲政策路徑,市場認為5月份美聯儲暫停加息,在6月份美聯儲將會進入降息節奏,至年底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降至3.75%—4%,隱含了2023年降息100BP的預期。
“美國硅谷銀行暴雷之后,市場恐慌情緒蔓延,美聯儲3月利率決議會議加息50BP的概率顯著下降。”美爾雅期貨金融期貨分析師劉影告訴期貨日報記者,硅谷銀行的破產本質上是美聯儲快速加息背景下,持有美債虧損,不足以應對流動性變現需求導致的,與2008年次貸危機導致的銀行體系金融風險有本質上的區別,且美聯儲及時出手救助和監管,不足以引起廣泛的系統性風險。
光大期貨國債分析師朱金濤表示,從目前CDS報價來看,3月8日起美國四大銀行CDS報價仍在不斷上漲中,表明市場恐慌情緒尚未消退,后續美國中小銀行仍將面臨考驗。但是他認為無論是硅谷銀行倒閉,還是后續的瑞信危機,主要原因在于自身經營層面出現的問題,引發全市場系統性危機的可能性較低。
“一旦美聯儲放松貨幣政策,短期內緩解金融風險的同時,必然導致美聯儲遏制通脹的決心遭到嚴重質疑,進而引發目前依舊居高不下的通脹更加難以解決,因此我們認為美聯儲3月仍將繼續加息,只是受到近期銀行業風險的影響加息幅度大概率降為25BP.作為對比,3月16日晚間歐央行在銀行業壓力下如期再度加息50BP,表明歐洲央行抗擊通脹的決心仍然堅定,也側面反映銀行業風險事件對歐央行決策影響可控。”朱金濤說。
“事實上,當前美國長短端利差倒掛程度較深,疊加美國PMI和房價增速延續回落,2月非農就業開始走軟,這也顯示美國經濟面臨較大的衰退壓力,如果不盡快促進通脹回落,加息的負面影響逐漸傳到至實體經濟中,后續則會擠壓美聯儲應對經濟下行的政策時間和空間。因此,對于美聯儲而言,當前的首要目標仍然是降低通脹。”劉影分析稱,美國2月CPI符合預期回落,總體反映目前美國消費業和服務業保持一定韌性但有所放緩,企業投資下行壓力較大,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鷹派的擔憂情緒,但考慮到通脹距離2%的目標水平具有一定的距離,美聯儲3月加息25BP的概率較大。
劉影認為,如果美聯儲如預期加息25BP,則2月以來海外的風險干擾因素逐步落地,有利于市場風險偏好的修復,美債將振蕩反彈,美股調整的壓力短期緩解,中期美聯儲政策轉向前在盈利下滑的背景下依舊承壓。對于國內的風險資產而言,由于中美經濟周期錯位,美國經濟下行不利于出口,外需工業品承壓,國內經濟弱復蘇主要依靠內需拉動,國內股市和內需型工業品有望再度上行。
朱金濤提示,在美國銀行業整體風險可控的判斷下,市場對于美聯儲未來在僅僅加息25BP后就迅速降息的判斷過于樂觀,在美國通脹未徹底解決之前美聯儲貨幣政策難以轉向,預計短期美債收益率在經歷劇烈波動之后存上行修復動能,并且短端反彈力度大于長端,長短期美債倒掛現象持續。加息周期尚未結束的預期下,股市和商品整體承壓。
市場避險情緒高漲,黃金大幅走高
在近期宏觀流動性風險頻發下,資本市場風險偏好迅速惡化,貴金屬的避險屬性集中發力。其中,COMEX黃金主力合約大幅走高,漲幅接近7%,創近一年新高,本周報收1993.7美元/盎司,已經非常接近2000美元/盎司大關。
“近期的流動性風險主要是硅谷銀行以及瑞信風險暴雷事件引發市場對于銀行危機甚至金融危機的擔憂。”金瑞期貨貴金屬分析師龔鳴表示,在高利率環境下,銀行傳統短存長貸賺利差的傳統經營模式受到一定沖擊,考慮到銀行業高杠桿的經營屬性,加大了歐美銀行業的經營風險,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硅谷銀行以及瑞信銀行的風險集中暴露出來。疊加美國消費等經濟數據韌性減弱,市場風險偏好迅速惡化,出于避險情緒需求,貴金屬迅速拉漲。
美爾雅期貨貴金屬分析師劉鑫分析稱,美國硅谷銀行倒閉,市場開始交易避險情緒,后續監管機構關閉了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銀行,使得市場紛紛拋售風險資產。市場當前對于美聯儲的加息周期、美國國債的持續倒掛、通脹高企、資產泡沫增加等現象已經產生了擔憂,恐懼后隨之而來的將是經濟衰退。
隨著硅谷銀行破產,后續瑞士信貸發布2022年財報,指出了其對財務報告的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大股東沙特國家銀行董事長稱不會為瑞士銀行提供財政援助,整個市場的情緒徹底陷入恐慌。“新一輪風險資產拋售高潮到來,同時金價一路飆升到2000美元/盎司下方。當前市場的交易核心,暫時就是拋售風險資產,購買避險資產,所以通過簡單的觀察可以發現,日元、黃金等避險資產近期都漲勢良好。”劉鑫說。
對于本次風險事件,目前看市場還是處于博弈恐慌情緒階段,還沒有看到風險實際爆發的跡象。龔鳴表示,考慮到2008年爆發金融危機后,美國政府對金融監管實施改革,《多德—佛蘭克華爾街改革與消費者保護法案》下,美國財政部牽頭成立金融穩定監管委員會,負責監測處理系統性風險,并對金融機構的資本金以及流動性提出更高要求。在這樣的政策背景下,美國銀行體系由單一金融機構導致出現系統性風險的概率大大降低。而瑞信銀行經營問題并非新話題,瑞信此前的經營就有一定自己的風險。
“綜合來看,在當前節點就爆發金融危機的風險相對有限。當前價格對貴金屬的避險情緒已經一定程度計價,如果風險不進一步惡化,預計短期黃金價格單邊上行的驅動有所減弱,可能面臨漲幅放緩或者高位振蕩的可能。但從中長期來看,在美聯儲流動緊縮放緩、美債實際收益率見頂回落、美國經濟衰退預期的大環境下,貴金屬有較高的中長期多頭配置價值。”龔鳴說。
在劉鑫看來,短期內這種恐慌情緒不會馬上消退,市場可能會繼續推高避險資產的價格。但是從中期看,這種避險情緒也難以持久,黃金作為非孽息資產,本身不會產生收益,在避險消退之后,金價會隨之回落。從后市中長期來看,能夠主導金價市場方向的,仍然要看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立場。美聯儲下周決議加息的預期在本周其實是有限制金價的上漲,但同時值得警惕的是近期金融市場的壓力造成的通貨緊縮影響很可能使得央行對加息更加謹慎。因此,短期金價恐怕仍然會交易避險資產,金價在高位區間成交,但中期來看,風險情緒的釋放過后,階段性的方向仍然要以美聯儲的立場來決定后市金價的方向。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