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李雯珊
近日,3000輛哪吒汽車在廣州港南沙汽車口岸駛上“卡里領袖”輪滾裝船,將運向東南亞市場。
(資料圖片)
“這是今年以來華南地區單品牌國產新能源汽車單次出口量最多的一個批次,依托良好的口岸營商環境、區位優勢和通關便利條件,南沙汽車口岸緊抓國內新能源汽車出口重要機遇期,實現外貿業務新突破。”廣州港相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南沙口岸新能源汽車出口增長30倍
3月24日,《證券日報》記者從大灣區兩個重要港口廣州港與鹽田港獲悉,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出口數量同比大幅增長,發展勢頭良好。
廣州港對外表示,2023年1月份至3月份,南沙汽車口岸預計完成新能源汽車出口同比增長超30倍。據深圳海關最新統計數據,今年以來,深圳新能源汽車出口量不斷增多,2023年1月份至2月份經鹽田港出口新能源汽車2050輛。
同時,深圳港透露,位于深圳港東部的小漠港區,自從2022年實現汽車外貿滾裝船首航后,今年1月份又正式開通“小漠港-中東波斯灣”汽車船班輪航線。預計未來小漠港區將承接深汕特別合作區汽車工業園60萬輛/年的整車滾裝及零配件進出口需求,服務粵港澳大灣區乃至華南地區汽車企業,汽車滾裝達到每年100萬輛,進口額超3000億元。
“中國新能源產業鏈逐漸成熟。從原材料到零部件再到整機,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企業在拓展國內市場的同時,也將目光轉向了國際市場。國際市場對新能源產品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進一步促進新能源產品的出口。”商務部研究院電商所副研究員洪勇向記者表示。
全聯并購工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認為,從大灣區兩個重要港口——廣州港與鹽田港的新能源汽車出口數量同比激增,可以看出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國際市場上有很大潛力,未來出口增長態勢將繼續保持。
“新三樣”為重要出口產品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出口67.9萬輛,同比增長1.2倍。前不久,廣東1月份與2月份外貿進出口數據出爐,電動汽車、光伏產品、鋰電池為代表的“新三樣”出口大幅增長,同比分別增長15.4倍、39.3%、93.7%。
公開資料顯示,比亞迪在今年1月份和2月份,分別出口新能源乘用車10409輛和15002輛,兩個月共出口25411輛,與往年相比大幅增長;與2022年全年累計出口55916輛的數字相比,今年前兩個月出口量已近2022年的一半。
廣汽集團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2023年是新能源汽車出口的重要窗口期,廣汽埃安將啟動國際化戰略,加速出口,力爭2025年全球銷量突破百萬,2030年突破150萬輛,成為世界一流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
“廣東作為國內重要的汽車市場和新能源基地,今年以來新能源產品出口大幅增長主要得益于政策支持和主要車企的積極響應。以比亞迪為代表的龍頭車企做出停止燃油汽車整車生產的戰略調整,進一步擴大新能源汽車出口,疊加小鵬汽車等新勢力的崛起,帶動廣東從汽車出口大省轉變為新能源汽車出口大省。新能源汽車產業也從一開始的政策‘單輪驅動’,逐步轉向‘政策+市場’的雙輪驅動。”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向記者如是說。
展望未來,陳靂稱,在全球汽車產業鏈重構的背景下,廣東新能源汽車產業有望繼續發揮整車企業龍頭效應,協同產業鏈上下游優勢資源,深度參與全球競爭,實現產業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全面提升。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