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設公益課,用藝術點亮鄉村游
同樣受到新生代游客關注的還有東莞一些由鎮、村兩級聯合建設的古村落旅游景區。近年來,隨著東莞相繼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麗幸福村居,攻堅美麗圩鎮,一批批環境優美、景色如畫、人文氣息濃厚的網紅村(社區)涌現出來,不斷刷新東莞鄉村顏值。塘尾村就是其中之一。從2002年起,塘尾村先后獲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國家4A級旅游景區。
8月27日,塘尾村迎來一批活潑可愛的孩子,他們來古村落上一堂孔琴學習體驗課。講課人是孔琴的研發者吳曉超。課堂上,吳曉超先向孩子們介紹了孔琴的特點以及彈撥的方法。第一次見到新奇的樂器,孩子們聽得也是聚精會神。“他們當中學過二胡、古箏、鋼琴等樂器的不少,我明顯感受到孩子們對孔琴的好奇。”吳曉超說,特別是在提問環節中,氣氛異?;钴S,孩子們的問題也帶給他新的思考。
“課上,師生同學同唱,教學相長,非常開心,課后也是依依惜別,是一種很好的古村傳統文化教學體驗。”石排鎮宣教文體旅游辦副主任張麗姣負責“塘尾藝術家聯盟”組織工作。據張麗姣介紹,今年暑期以來,來塘尾村上課、參觀的中小學生絡繹不絕,截至目前,進駐塘尾的藝術家已達到13名,他們在村內開設13個不同主題或類目的文藝工作室,開展文化公益體驗課。“在古色古香的地方,學習了解傳統文化,是一種沉浸式體驗,特別是在古村親子體驗傳統文化,則更是一種別樣的感受。”張麗姣說,今年暑期,塘尾村還開設了書法、陶藝等課程。
吳曉超對塘尾村通過引駐藝術家進村、推廣弘揚傳統文化的做法頗為贊賞。吳曉超說,作為一名新彈撥樂器的研發人,他游歷過全國很多知名的古村落,感覺塘尾村保護比較好。他非常樂意在古村傳承自己研發的樂器,讓更多人感受到傳統民樂的魅力。塘尾的藝術氣息濃厚,書法、陶瓷等藝術家、音樂人可以在這里相互交流,創作出影響更多人的作品。喜歡這些作品的游客也會尋到這里,交流新知,帶來消費,帶動古村經濟。
“用藝術點亮古村,用文化賦能鄉村振興。”張麗姣表示,石排將通過在塘尾村內建設“八大園”,弘揚琴棋書畫、詩酒花茶文化,做“靜經濟”;外圍則通過統籌空間,吸引文創企業,做“鬧經濟”,將鎮內的產業工人群體轉化成塘尾的古村游消費群體。同時,塘尾村還將繼續通過古村,筑巢引鳳,招引藝術家和潮玩設計師進駐,并且研究制定相應的人才福利和措施,真正讓人才“引得進、留得住”,打造文創人才示范點。
政府多措并舉助力市場活力提升
將視線由鄉村移至東莞市中心城區。8月29日,在東莞市南城海雅百貨、國貿中心各大商場,消費人群人頭攢動。市民陳小姐表示,她聽說周末東莞不少商場開展夏季服飾換季清倉活動,不少服飾折扣低至1折,當天,她跟閨蜜在商場逛了一天,一下子買了六件衣服。
據介紹,8月至10月是消費旺季,為激發文旅體消費潛力,東莞市舉辦了主題為“潮流東莞樂購文旅”的專項促消費活動。活動總消費券派送預算為1000萬元,通過“樂購東莞”微信小程序陸續在8月11日、8月19日、9月3日、9月22日發放。第一期暑假專場派發額為360萬元,第二期青少年開學季專場計劃派發額為300萬元。第三期中秋專場計劃派發額為150萬元。第四期中秋專場計劃派發額為150萬元。此外,還在8月25日、9月9日、10月1日根據未核銷的金額進行重新發券?;顒庸参?00多家東莞重點文旅體企業商家參與,涵蓋星級酒店、民宿、旅行社、音像書店、電影院、文化娛樂、體育運動、旅游景區、東莞非遺文化等類別,活動力度大,福利優惠多,以點帶面,撬動整個文旅體消費大市場。
“除了各大景區積極創新外,市場的活力還離不開政府的紓困政策。”談及東莞文旅市場,東莞塘廈鎮一家旅行社負責人李先生如是說。據了解,2022年3月份,《東莞市人民政府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促進市場主體和困難行業紓困發展的若干措施》出臺,該政策共提出27條措施,紓解經營主體的困難、提振從業者信心。其中適用于文旅企業的有8條,具體包括:繼續實施旅行社暫退旅游服務質量保證金扶持政策,進一步提高對符合條件的旅行社80%的暫退比例;鼓勵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委托旅行社開展黨建、公務、工會、會展等活動,適當提高預付款比例等。
建議:
打造IP帶動線上文旅消費
如何結合當下市場形勢運營文旅景區?兼具音樂人和媒體人身份的吳曉超有自己的觀點。他以塘尾村舉例說,塘尾雖然引駐了藝術家,有了賣點,但是缺少流量,村集體收入上不來,主要原因還是景區給到游客的地方特產和服務太少,像麗江古鎮、大理古鎮等旅游景點,走上街就能將當地的特色以及吃住行一網打盡,但是塘尾卻沒有這樣一條步行街,能夠引流消費,讓塘尾熱鬧起來。實際上,塘尾有了藝術家之后,就有了故事、有了藝術作品,但是缺少一個IP??梢钥紤]通過線上打造“古村中藝術家集體IP”,吸引關注,并鏈接藝術家作品以及當地特產和潮玩產品,帶動線上、線下的休閑旅游和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