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見”這種特殊用法和表被動的“見”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實或見恕也”(《答司馬諫議書》),但這里的“見”不表被動,它是放在動詞前,表示動作行為偏指一方,“對自己怎么樣”的客氣說法,像例子中的“見諒、見教、見笑”等都是此種用法在現代漢語中的遺存。
2、 我的觀點,還是做“結構助詞”看。
3、因為“見”在這里意義比較虛,僅用于建立起一種特殊的語言結構。
4、所以,寧肯說是“助詞”,也不能說是副詞,至于“指代性”,那是按邏輯推出來的。
5、判斷詞性要著重功能,意義是輔助性的。
6、 最后的結論是:助詞,用于建立起“表示動作行為偏指一方”的語言結構,表示一方的動作及于陳述者。
7、 至于現代漢語中“見諒”等單獨成句,已經不像一種“結構”,是因為根據語言環境省略了一些成分。
相信通過君既若見錄這篇文章能幫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時候,也歡迎感興趣小伙伴們一起來探討。
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