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親親食品,大多數消費者的印象是其果凍、蝦條等產品,而隨著消費升級、休閑零食行業競爭的加劇,親親食品近年來也想“多條腿走路”,持續進行著產品創新。
(資料圖)
不過,在市場看來,承載其轉型愿景的新品并未帶來顯著貢獻,果凍大單品仍是親親食品發展中的重要一環。
8月15日,親親食品發布2023年半年報。財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基于果凍等產品的表現堅挺,公司營收凈利均出現了超預期增長。同時,部分生產成本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財務狀況明顯改善。
而在群雄環伺的背景下,親親食品產品端的突圍仍在進行,能否實現業績的再提升,還有待時間檢驗。
業績持續增長,果凍大單品仍發揮重要作用
親親食品2023年中期業績公告顯示,公司上半年營收約5.69億元,同比增加7%;凈利潤約2615.9萬元,同比增長4.7倍。雖然營收增幅較小,但巨大的凈利潤增長讓市場眼前一亮。
而親親食品業績增長的最主要推動力,即主力產品果凍的銷量走高。具體而言,親親食品的產品矩陣包括果凍、膨化食品、調味料及糖果等產品,其中,果凍產品上半年實現銷售額3.82億元,同比上升約7.2%,占集團整體收入的67.1%;膨化食品的銷售額約為1.27億元,同比增長4.1%,占集團整體營收的22.2%,而去年同期占比為22.8%,有所下降。
實際上,在親親食品歷次財報中,以果凍、蝦條為首的大單品依然在發揮難以替代的作用。尤其是果凍產品,多年來都是親親食品的主要收入來源,持續為親親食品貢獻一半以上的營收,在市占率方面,也常年保持業內前五名。
而果凍等產品能取得銷售成果,離不開親親食品持續的銷售渠道拓展、提價等舉措。
通過財報得知,2023年上半年,親親食品的市場及推廣成本出現了大幅增長,從150萬元到190萬元,同比增加了26%,差旅費也從833萬元增至921萬元。營銷費用的增加,主要是因為公司在積極打造線上新媒體矩陣,比如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小紅書、B站等社交媒體,面向新生代和00后群體,提高產品銷量。而差旅費的增長,則是親親食品在不斷發力線下營銷,積極參加食品展銷會,拓展線下渠道。
另外,生產基地的產能提升,對于附近地區的銷量也有著不可磨滅的提振作用。據悉,親親食品在仙桃、孝感、濟寧、眉山、寧夏等多地建設新生產基地,進一步降低了供應鏈物流成本,亦促進了周邊地區的產品銷售。
利潤的大幅提升則與公司漲價舉動密切相關。2023年上半年,在原材料成本下降的情況下,親親食品繼續實行產品提價策略,其實自2022年8月起,親親食品就決定對部分產品進行價格調整,包括主力產品560克蒟蒻果凍漲價4%、80克紅棗提子果凍、120克米果親親漲價2%,也帶來了毛利的直接增長。財報顯示,2023上半年,親親食品實現毛利1.66億元,同比增長15.6%,毛利率也提升2.2個百分點至29.2%。
再將視角放大,可以發現,親親食品上半年的亮眼業績也是行業高增長的生動表現。在消費需求驅動下,休閑食品行業始終處于增長狀態。數據顯示,未來五年我國休閑食品產業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0%左右,到2028年市場規??蛇_2.5萬億元。
這種態勢下,不僅是親親食品,甘源食品、黑芝麻、良品鋪子今年上半年都實現了亮眼的高增長。比如,上半年甘源食品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長179%-211%,營收同比增長31%-35%;黑芝麻預計凈利潤為1600-2100萬元,同比增長136%-209%;鹽津鋪子預計凈利潤2.4-2.5億元,同比增長86%-94%。
不過,對比新興食品企業,親親食品作為傳統老牌食品企業,盡管今年上半年實現了業績的大幅改善,但其增長潛力并未完全釋放,主要是因為其仍然在依靠果凍這一大單品拉動增長,顯然難以應對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為了更大程度釋放增長勢能,親親食品多元化布局也成為必然之勢。
多元化布局,親親食品能否探尋到更大增量?
不可否認的是,考慮到更高的利潤水平,休閑零食行業偏愛大單品,“聚焦”是不少零食企業的發展主題,如洽洽食品的瓜子品類、勁仔食品的小魚類產品等。但是想要大單品策略取得成效,必須找到體量夠大、有足夠發展空間、企業自身有著核心競爭優勢的品類,才能實現核心單品的商業化成果。
需要看到的是,休閑零食行業的細分市場競爭都在加劇,以洽洽食品為例,其在包裝瓜子市場擁有較大話語權,掌握接近一半的市場份額,但是隨著各種新產品的涌現,洽洽食品近年來也面臨增長瓶頸。財報顯示,2023年一季度,洽洽食品實現營收13.4億元,同比下降6.7%;凈利潤為1.8億元,同比下降14.4%。
而親親食品果凍大單品面向的市場也已經是一片紅海。截至2022年12月,我國果凍市場規模擴張至320億元,發展已處于成熟期,較難實現更大幅度的增長。與此同時,行業競爭仍在加劇,不斷涌現的小品牌正蠶食著喜之郎、親親、蠟筆小新等傳統果凍品牌的市場份額。
這種情況下,多元化布局已成為企業新的發展命題,相關成果也已然顯現。以三只松鼠為例,除了聚焦主營的堅果業務以外,三只松鼠還布局了手撕面包、肉松餅、棗夾核桃、蛋黃酥等,完善自身產品矩陣。從一季報上來看,成果顯著:手撕面包的月銷量提升超70%;肉松餅天貓單店的月銷量在30天內從1萬箱提升至10萬箱;棗夾核桃、蛋黃酥等銷售額更提升至天貓對應品類排名第一。不僅如此,三只松鼠還布局新消費品牌賽道,旗下嬰童食品品牌小鹿藍藍自上線以來持續增長,更是位居全網寶寶零食類目第一。
目前,親親食品也在不斷豐富產品線。財報數據顯示,上半年親親食品研發和設備投資成本超過10億元,有力地支撐了產品矩陣。除了豐富果凍及膨化產品的口味,在其他產品配置上,親親食品推出了脆心麥芽球、軟糖、魚豆腐、華夫餅、豆干、米酒等。不過,從半年報數據看,即使在不斷加強新品研發,親親食品的新品對業績仍然沒有顯著貢獻。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糖果及其他產品貢獻銷售額1936萬元,僅占公司整體收入的3%。
基于自研產品的疲軟表現,親親食品選擇投資布局新消費品牌,作為對產品矩陣的補充,但現階段也難以獲得成效。
財報披露,親親食品2023年上半年未增加投資項目,而此前投資了永璞咖啡、奶茶品牌一茶一舍、梅酒品牌冰青等,這些新消費品牌都具備年輕態的特征,部分還處于市場導入期,當前難以為親親食品業績增長做出貢獻。例如,奶茶品牌一茶一舍主要集中在上海,均是位于市區的實體店,運營成本較高,受線下流量變化影響很大;梅酒品牌冰青也尚未有相關爆品出現?;谛孪M品牌所處的細分市場競爭仍在持續加劇,親親食品可能還要經歷漫長的蟄伏期。
當然,從財報來看,親親食品未來發展目標明確,如渠道上發力電商,積極開拓零食品牌店及餐飲等新的市場通路,生產上改進生產工藝和產品質量,提升生產效率。鑒于當前休閑零食賽道消費者需求仍在膨脹,這些措施或許能進一步釋放親親食品的增長潛力。而其能否厚積薄發,回歸休閑食品一線品牌,仍看產品的市場表現。
作者:Perfect Lee
來源:港股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