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市民政局公布了2020-2022年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第三方評估結果。虹橋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獲評“5A”。
虹橋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位于合川路2885號,受理大廳位于B棟1樓,分別設置前臺咨詢區、綜合受理區、后臺協同區、自助服務區和休息等候區。中心以 “一口受理,協同辦理”為工作模式,實行全年無休、全市通辦的工作制度。共設有11個窗口,綜窗占比率100%,受理涉及卡證業務、社會保險、醫療保險、民政殘聯、勞動保障、社會救助、計劃生育等近200項“全市通辦”服務事項,年均業務量約15萬件。
近年來,虹橋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在認真抓好標準化建設的同時,圍繞打造“行為規范、便捷高效、溫馨親民”的政務服務窗口,探索形成了“兩大培訓模式”“三+服務品牌”的工作路徑,努力在提升業務水平和打造窗口品牌上求突破。
“兩大培訓模式”,即針對新進人員的“1+2+3”模式和針對全體人員的“4+12+X”模式,但凡新近人員需由1名業務骨干帶教,在經歷2個月實習試用后,通過3種方式評估方能上崗,并在正式上崗后參與到全體人員每季度1次主題講座培訓、每月1次工作例會、每周1次業務條線培訓中去,全方位修煉“服務心”“同理心”和“感恩心”。
“三+服務品牌”,即打造“微笑+”標準化服務窗口、“貼心+”虹扶小站救助顧問服務平臺和“快樂+”學雷鋒志愿者服務隊,通過中心24小時自助服務區,6個區域內自助服務點、39個“社區救助顧問”服務點等空間,將中心的服務延伸至鎮域內各個角落,打通為民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此外,虹橋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還堅持以數字賦能,推出“虹FU說”“虹招聘”特色項目,將圖文、漫畫、短視頻、直播等各種形式嵌入工作之中,在“線上線下”齊發力,利用大數據更精準更有效定位服務人群,充分發揮數字化帶來的優勢。
據介紹,2022年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第三方評估標準包括服務環境、事項受理、服務提供、人員管理、服務評價、專項評估、運行保障等一級指標,其中“事項受理”分數占比最高。一級指標下設46項二級指標,對綜合窗口的數量及服務時間等都有詳盡明確要求,比如綜合窗口的數量不少于窗口總數的80%,雙休日和國定節假日上午,受理中心應接待并能受理所有事項的申請等。46項評估指標共計100分,獲評“5A”的社區事務受理中心均取得優異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