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綠色發展已是大勢所趨。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近日在《中國網信》發表的署名文章中表示,中國電信堅持綠色發展模式,扎實推進數字信息基礎設施的低碳轉型。此前,工信部公布的2022年度國家綠色數據中心名單中通信領域7個,中國電信占了3個。在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上,中國電信一直在行動,積極助力各行業各領域數字化低碳發展。
推進綠色新基建,積極構筑低碳云網
【資料圖】
中國電信深入落實國家“雙碳”戰略,發布“碳達峰、碳中和”行動計劃,升級形成“1248”綠色發展模式,將綠色低碳理念融入云網規劃、建設、運營全流程,建設綠色新云網。
在云網發展上,中國電信布局“2+4+31+X+O”的數據中心資源,通過自建與合建相結合方式,打造布局合理、定位清晰、層次分明的綠色數據中心,全面承接東數西算工程;深化網絡全光化,建成全球最大的綠色低碳一二干融合ROADM全光網絡,在業內率先開展千兆光網升級,打造了廣西、上海等首批千兆省區市。
同時,中國電信還全面推動基礎設施共建共享,2022年通過共建共享及各項節能舉措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超1300萬噸,單位信息流量溫室氣體排放量同比下降20.6%。
創新節能技術,AI賦能節能降耗
中國電信加快節能降碳新技術的研發、推廣和應用,構建智能解決方案,推動節能降耗。
自主研發全網統一基站智慧節能平臺“天翼藍能”,通過大數據技術和多項創新AI模型算法,實現一小區一畫像、一小區一方案的精細化節能,年化節電量超5億度。
在綠色數據中心領域,中國電信推動蒸發冷卻、新型末端空調、服務器液冷和分布式鋰電等技術應用,打造綠色數據中心集群。在海南,天翼云創新試點建設的海底數據中心利用海水資源進行冷卻,實現低耗能、省資源、省資金投入;在貴州,中國電信云計算貴州信息園通過末端空調送風改造、智慧AI試點、智慧化園區智能邏輯控制等項目,園區年均PUE低于1.35,年節約電量上千萬度;在青海,全國首個100%清潔能源可溯源綠色大數據中心建成落地,數據中心內自建分布式光伏+電化學儲能的綠電供應系統,打造大數據算力中心領域全國首個源網荷儲一體化綠電智慧供應系統示范樣板。
推進產業轉型,助力綠色低碳發展
中國電信構建“雙碳”綠色服務平臺,培育形成具有中國電信特色的綠色產品體系,助力各行各業低碳生產、綠色生活。
在碳市場服務方面,中國電信打造的福建省碳市場綜合服務平臺成為首個央企級碳排放管理平臺和省級碳市場綜合服務平臺,助力政府和企業雙碳管理提質增效;在電網建設方面,中國電信與湖北電力成功搭建全國首張省域電力獨立5G核心骨干網,極大地提高了需求側響應能力;在鋼鐵制造方面,中國電信利用5G技術為江蘇永鋼集團打造智能工廠并構建能源管理平臺,項目實施后,提升生產效率近40%,降低運營成本超過30%,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超20%。
中國電信將繼續扎實推進云改數轉戰略,努力實現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助力各行業各領域數字化低碳發展,共繪綠色發展新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