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建議
(資料圖片)
我們基于零售信貸科技服務商2022 年年報觀察消費金融行業發展趨勢。
建議關注規模領先的消金公司螞蟻/招聯/馬上(均未上市)、科技能力領先的助貸機構360 數科/陸金所以及金融大數據分析服務商百融云創。
理由
1 2022 年我國居民狹義消費貸款增長有所放緩。截至2022 年末,我國居民狹義消費貸余額同增4%至17 萬億元,其中按期限分類長期消費貸增速>
短期、按產品分類其他消費貸>信用卡。往前看,伴隨消費逐步恢復、低利率刺激需求與投放力度加大,我們認為2023 年行業增長或迎來一定恢復。
2 助貸機構增速分化、頭部仍快于行業。2022 年,綜合運營能力較強的助貸機構仍能收獲高于行業的增速,或主因通過其發放的小額消費貸產品行業占比較低以及其在巨頭規模控制與尾部出清下得以吸收部分“溢出”需求。
3 消費貸產品定價在監管引導下顯著下降。截至2022 年末,消金公司與頭部助貸機構基本滿足監管目標,在此背景下助貸機構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4 城商行增速領先、國有大行/股份行受信用卡拖累。2022 年,銀行狹義消費貸(信用卡+其他)同比增速:城商行>國有大行>農商行>股份制。
5 消費貸資產質量已度過壓力頂點。2022 年,銀行信用卡資產質量有所承壓、其他消費貸企穩,截至2022 年末頭部助貸機構逾期率實現穩中向好。
6 不確定的宏觀環境下“小小微”信貸業務明顯承壓。2022 年,由于借款人還款能力與宏觀環境聯系較為密切,部分助貸機構無抵押小微企業主信貸業務增長有所放緩,其中業務端以相關業務為主的助貸機構業績明顯承壓。
7 獲客瓶頸下信貸機構更多聚焦存量用戶精細化運營。2022 年,在信息流渠道獲客成本高企、定價下行以及信貸機構采取審慎放款策略的背景下,我們發現頭部助貸機構業務增量更多源自存量優質用戶的精細化運營,此外大數據分析服務商開展的智能運營業務營收實現高增、側面印證上述觀點。
8 消金公司業績持續分化、梯隊差距逐漸拉大。2022 年,招聯/興業/馬上保持其領先地位,與腰部機構差距進一步拉大。此外,基于寧德時代公告及持股比例8%換算,螞蟻消金2022 年錄得凈利潤約8.4 億元。
9 征信及斷直連整改仍有待逐步清晰。《征信業務管理辦法》過渡期自2022年年初至2023 年6 月底,過渡期內助貸機構/征信機構/金融機構間的最終合作方案仍有待逐步清晰。考慮到征信整改較為復雜、推進較為緩慢,涉及眾多參與主體間的磋商,我們認為頭部機構或需起到引領作用。
盈利預測與估值
維持所覆蓋公司盈利預測、評級以及目標價不變。
風險
監管環境不確定性;市場競爭超預期;資產質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