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公募基金一季報披露完畢,整體市場規模達到26.34萬億元,較去年四季度小幅增長。隨著權益市場回暖,公募基金持倉A股市值增至5.74萬億元,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為7.99%,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倉位分別升至90.7%、85.57%。
就盈利情況看,一季度公募基金凈利潤環比增加,整體實現3631億元。其中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凈利潤明顯改善,分別實現1138.94億元、936.01億元。具體公司業績上,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廣發基金利潤水平最高,位列三甲。
數據來源:天相投顧 中國財富網制圖
金山辦公首次挺進十大重倉
與2022年末相比,公募基金的A股重倉方向仍主要體現為“喝酒吃藥”。十大重倉中,白酒股占去4席,醫藥股占去3席。
具體個股中,前五大重倉均未發生變化,依舊為貴州茅臺(行情600519,診股)、寧德時代(行情300750,診股)、瀘州老窖(行情000568,診股)、五糧液(行情000858,診股)、藥明康德(行情603259,診股);后五位分別為山西汾酒(行情600809,診股)、邁瑞醫療(行情300760,診股)、愛爾眼科(行情300015,診股)、陽光電源(行情300274,診股)、金山辦公。其中,金山辦公一季度被大舉增持1752萬股,持倉市值增加132億元,A股居首,近三年來首次入列公募基金十大重倉,成為公募聚焦AI的“縮影”。
數據來源:Wind 中國財富網制圖
一季度中,泰達宏利轉型機遇、博時匯興回報一年持有、易方達中證科創創業50ETF、富國新動力等均新進金山辦公。在股價上,金山辦公一季度整體上漲78.83%,于4月3日創下上市以來新高,也由此成為公募基金一季度中重倉市值最高的科創板股。
財報顯示,截至3月31日,金山辦公總計營收10.51億元,同比增長21.11%;實現歸母凈利潤2.67億元,同比增長6.58%;扣非后依舊有凈利潤2.5億元,同比增長24.37%。
公司表示,報告期內全力推進AI新技術在應用層面落地,積極投入相關研發。截至一季度末,主要產品月度活躍設備數為5.89億,較上年同期增長2.97%。其中WPS Office PC版月度活躍設備數2.52億,較上年同期增長8.62%;移動版月度活躍設備數3.34億,較上年同期下降0.60%。
當前,招商證券(行情600999,診股)、方正證券(行情601901,診股)均對金山辦公做出強烈推薦評級,廣發證券(行情000776,診股)、財通證券(行情601108,診股)增持該股,中信證券(行情600030,診股)、申萬宏源(行情000166,診股)證券等十余家券商連臺唱多。國信證券(行情002736,診股)研判,金山辦公訂閱業務保持高增長,運營數據穩定上行,費用控制進一步優化,預計2023年整體營收增速達33%,后市AI能力有望嵌入全線產品,對標微軟。
三六零(行情601360,診股)、昆侖萬維(行情300418,診股)等科技股獲新晉
在一季度公募基金的新晉重倉中,排名前10的個股除方盛制藥(行情603998,診股)、鐵建重工(行情688425,診股)外,其余8只全部屬于科技行業,足見公募基金一季度對科技股的偏愛。
就股價看,這10只公募新晉重倉股全部取得正收益,配置有效性明顯,其中三六零、昆侖萬維、湯姆貓(行情300459,診股)、萬興科技(行情300624,診股)股價漲幅均超過150%,昆侖萬維以224.64%的漲幅領跑,一季度股價翻倍。
數據來源:Wind 中國財富網制圖
4月24日,在凈流入超2億元的特大單中,三六零、昆侖萬維、湯姆貓分別獲凈流入10.05億元、8.03億元、6.82億元,持續受資金追捧。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業績表現上,這些備受矚目的科技股表現參差。
根據財報,三六零一季度營收19.66億元,同比下降22.17%;凈利潤虧損1.86億元,同比下降183.99%,扣非后虧損幅度進一步擴大,達1.94億元。
實際上,就在今年之前,由于業績疲軟,三六零市值一度跌至不足500億元。2023年來,由于周鴻祎頻頻就AI及CHATGPT發表觀點,三六零股價終于借AI熱度起飛,一度沖到20.85元/股高點,不少股東獲利解套,周鴻祎的離婚減持也遭到套現質疑。
除三六零外,湯姆貓一季度盈利也出現下滑。公司表示,由于海外特定國家受地緣政治沖突影響的時間跨度較上年同期更長,湯姆貓在俄羅斯、烏克蘭等業務市場收入同比下降,同時,廣告主策略性縮減線上廣告投放,報告期內實現營收3.41億元,同比減少26.48%;實現凈利潤1.02億元,同比減少44.01%。
科技類主題基金獲利豐厚
一季度基金產品利潤排名顯示,ETF成最大贏家,前十席位中占去8席。
追蹤科創50的最大規模ETF華夏上證科創板50成份ETF一季度利潤額64.71億元,獲利最高;南方中證500ETF位列其后,一季度利潤額50億元;招商中證白酒指數為前十里唯一一只消費主題ETF,以44.69億元利潤額排名第三。
數據來源:天相投顧 中國財富網制圖
就這些上榜產品的行業分布看,科技主題占去大頭。單就一季度公募基金行業配置進行統計,據Wind數據,信息技術、科研技術、采礦業等獲顯著增配,制造業、住宿餐飲、房地產等受到減配。
個股增減方面,金山辦公、海康威視(行情002415,診股)、科大訊飛(行情002230,診股)、中際旭創(行情300308,診股)、中微公司(行情688012,診股)、TCL中環(行情002129,診股)等科技股增持市值均在50億元以上,被大舉加倉;億緯鋰能(行情300014,診股)、紫光國微(行情002049,診股)、中國中免(行情601888,診股)、比亞迪(行情002594,診股)減倉力度最大,一季度減持市值均超百億。
“科技板塊一季度呈現了精彩紛呈的投資機會,大模型為基礎的人工智能或顛覆傳統科技應用模式的邏輯正在不斷被市場論證和認可。”平安基金翟森直言。
他表示,展望未來,仍看好數字經濟方向在中期的投資機會。首先,國內數字經濟與人工智能落地形成共振。政策端已經在以數據為基礎的人工智能的產業落地或變革方面做好了積極的制度設計;產業端,無論是對傳統模式的顛覆還是正在形成的算力競賽都會帶來不少投資機會。其次,經過了第一輪系統性的估值修復,泛TMT領域內的個股估值目前尚未泡沫化,很多方向上還相對合理。
安信基金張競則提醒,GPT所代表的AI方向,雖然有著極其光明的前景,但從靜態的估值層面看,短期的風險已開始積累。
中泰資管基金經理姜誠同樣認為,AI或許是科技發展進程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但要搞清楚它對投資有哪些影響卻很難。價值會隨著時間增長,而非隨著利潤波動,價值投資需要重點關注長期因素,淡化短期因素。人工智能的發展無疑是一個長期因素,不過目前還沒有足夠的把握去捕捉到它帶來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