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5個全國防災減災日。為切實提高社會防災減災意識,提升全民防災減災技能,5月6日至12日,我市積極組織開展2023年度“5·12”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
我市將舉辦一場大型防災減災知識科普宣傳活動,組織減災委成員單位以及重點涉災部門,開展科普宣教、設備展示、技能講解、應急演練等活動,營造全民參與防災減災的良好氛圍。通過政府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平臺組織參加全省防災減災知識競賽活動,答題內容設置涵蓋各類自然災害常識及應急避險知識,包括公共安全及日常的急救知識,題目設計體現本地特色,貼近生活實際,提高社會公眾參與度。
在現有國家級、省級綜合減災示范單位中擇優選擇1至2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村)和1個綜合減災示范鄉鎮(街道)打造精品示范點,要求在綜合減災示范單位創建標準的基礎上,突出打造災害風險防控、防災減災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相結合、四個“精準”等內容。
同時,開展防災減災知識宣教“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活動。針對災害特點,聚焦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開展災害防范宣教活動。組織發動有實力有熱情的減災類社會組織在社區開展防災減災知識講座。通過多種形式豐富減災文化,強化減災意識。組織專業隊伍,引導社區居民和社會力量參與,針對社區、學校、醫院、敬老院、福利院、建筑工地、機場、火車站、地鐵、城鎮燃氣、城市地下管網等人員密集場所和重要設施,開展全面、系統的災害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提出有針對性的整治措施。
針對城市內澇、地質災害、地震災害、洪澇災害、強對流天氣、森林火災等災害以及城鄉火災、燃氣泄漏、危險化學品等事故,根據疫情防控的不同情況,組織政府機關、學校、企業、大型商業綜合體、醫院、大型居民小區等因地制宜開展多種形式的演練活動,提高全社會的應急避災自救能力。(袁茂華 全媒體記者 鄔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