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民主與法制網訊(記者李曉玲 通訊員吳玉萍)4月24日,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22年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白皮書,包括天津法院2022年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和典型案例,并解讀《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天津市人民檢察院、天津市公安局關于調整第一審知識產權刑事案件管轄的通知》。
據統計,2022年天津法院新收各類知識產權案件11521件,同比下降16.59%;審結12334件,同比下降2.49%。案件總體呈現出收案數量下降、糾紛實質化解成效顯著、侵權違法成本持續提高三大特點。
據了解,天津法院持續強化創新保護導向,有針對性地加大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積極服務發展大局。加強重大科技創新成果保護,審結專利、植物新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案件260件,推動司法保護與技術創新同頻共振。積極回應數字經濟發展需求,受理涉計算機軟件、信息網絡傳播權等案件6197件,不斷完善數字產業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規則。加強市場競爭司法保護,構建反壟斷執法司法協同機制,受理涉壟斷、仿冒、侵害商業秘密等案件186件,依法規范市場秩序。深入調研種子繁育、銷售、種植過程中主要法律問題,形成調研報告,并擬發布指導手冊,助力鄉村振興。
與此同時,天津法院還持續深化改革創新,不斷提升整體保護效能。統一轄區內一審知識產權民事案件訴訟標的額標準,新增受理知識產權案件基層法院,調整第一審知識產權刑事案件管轄,優化完善知識產權案件“三合一”審判機制。發布審理特許經營合同糾紛案件相關問題解答,制作發改案件分析報告,著力統一裁判尺度。不斷強化協同保護,推動司法審判、檢察監督與行政執法等有機銜接,建立有關聯動機制,凝聚知識產權保護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