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的主題為“從協議到協力:復元生物多樣性”。
今天上午,省生態環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近年來我省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進展情況,省生態環境廳、省林業和草原局相關負責人對我省《關于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施意見》進行解讀。
據悉,我省是我國北方地區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省份之一,擁有森林、草原、河流、湖泊、沼澤、農田等地球陸地生態系統。現有野生動物4900余種,其中有已記錄脊椎動物602種(一級保護野生動物36種,包括東北虎、紫貂、原麝、中華秋沙鴨、丹頂鶴、白鶴、金雕、虎頭海雕等;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100種)?,F有野生植物4000余種,其中已記錄維管束植物2200余種(一級保護野生植物1種為東北紅豆杉,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39種1變種,包括對開蕨、朝鮮崖柏、紅松、長白松、人參等)。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不斷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概括起來為“八個堅持”。一是堅持優化就地保護體系。不斷推進自然保護地建設,構建了以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體系。二是堅持完善遷地保護體系。持續加大遷地保護力度,積極建立植物園、野生動物救護繁育基地以及種質資源庫等較為完善的遷地保護體系,遷地保護體系日趨完善,成為就地保護的有效補充,多種瀕危野生動植物得到保護和恢復。三是堅持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統籌實施西部河湖連通、東部天然林保護、中部黑土地保護、松花江、遼河、查干湖綜合治理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長白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等重點生態工程,提升了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生態環境質量狀況連續19年保持良好水平。四是堅持加大監督力度。全力推進第二輪中央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深入開展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持續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工作,組織開展野外巡護值守、清山清套清網活動和候鳥護飛行動,全力加大生物多樣性保護監管力度。五是堅持協同推進綠色發展。大力發展生態旅游,釋放生態資源優勢。北大湖、松花湖、長白山滑雪場接待人次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三位,查干湖、三角龍灣等旅游景點馳名省內外。加快發展醫藥、礦泉水、人參、食品、林產等綠色產業。全力發展新能源產業,謀劃實施“陸上風光三峽”,打造國家級新能源產業基地。六是堅持開展生態文明示范創建,以創建工作帶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經過多年的努力,我省已有5個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9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22個省級生態縣,創建工作走在東北三省前列。七是堅持完善政策法規。先后印發實施《吉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行動計劃》《吉林省松花江、遼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方案》《吉林省自然生態保護“十四五”規劃》《關于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施意見》,系統化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八是堅持廣泛開展宣傳活動。利用“生物多樣性日”“吉林生態日”等契機,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凝聚生物多樣性保護共識。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姍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