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視頻客戶端訊“2020年與洪一鄉政府合作搞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以來無任何收益,但對公賬戶卻給多名鄉、村干部打款。”近日,江西瑞昌市眾誠果業專業合作社股東曹先生反映,作為合作社股東的他,如今不僅成為了局外人,合作社的賬也存在“說不清道不明”的問題。
瑞昌市眾誠果業專業合作社果業基地
買到問題苗木股東卻私自付清款項
(相關資料圖)
曹先生反映,一直以來,他在自己的家鄉洪一鄉搞種養殖業。“2020年春節后,鄉政府找到我,說一起搞個果業專業合作社,種植馬家柚。”曹先生說,因為政府參與,所以他很爽快地就答應了。
當年2月,合作社以每畝25元的價格,從洪一鄉朱灣村委會流轉土地110畝。3月份,成立瑞昌市眾誠果業專業合作社,股東共5人。合作社投資110萬元,其中,政府申請到40萬元財政扶貧項目和移民項目扶貧資金,曹先生投資30萬元成為第二大股東。
“合作社成立后,我們去上饒購買馬家柚樹苗,當時談妥地徑3-3.4cm的樹苗150元/棵,共買樹苗2600余棵,費用40萬元。”曹先生告訴記者。
然而,馬家柚樹苗到貨后,股東們發現樹苗地徑僅為2cm左右,而且樹苗存在病變。“地徑2-2.4cm的樹苗才60元/棵。”曹先生說,對于這個情況,鄉政府卻表示不用擔心,樹苗款還沒付,到時叫供貨商前來協商。
讓曹先生沒想到的是,沒等來供貨商前來協商,負責財務的股東竟把樹苗款打給了供貨商。“發現這一情況后,我們把由其保管的合作社公章,稅控盤等收回。”曹先生稱,誰知負責財務的股東竟然私刻公章,于是經其他股東商議,將其剔除,重新組建了瑞昌市農聯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瑞昌市眾誠果業專業合作社爭取到的項目資金公示牌
合作社無收益卻給鄉村干部個人打款
經歷了股東風波的合作社,等來的又是一個壞消息,當年年底所種馬家柚樹苗因氣候等原因,幾乎全部死光。
“樹苗死掉后,另外兩個小股東開始鬧事。”曹先生說,在鄉政府勸說下,他和鄉政府收購了兩個小股東的股份。
土地已流轉,合作社也花費了不少心血與財力,不能就這么讓合作社倒閉,于是經與鄉政府商量后決定種無花果。2021年3月,合作社在流轉過來的土地上種植了無花果。
“但此后,政府就不再管了,包括打藥、施肥等。”曹先生說,這兩年來又花費了他近10萬元,加上前期投資,共40萬元。
“我是實打實投了40萬元,他們(政府)只是爭取了點扶貧資金,虧了無所謂,我虧不起。”曹先生表示,在鄉政府不再管的情況下,他只好自己出錢請人,打理無花果產業,維持兩年后,2023年無花果開始結果。
曹先生說,眼看無花果今年要收益了,鄉政府卻在基地上種起了油茶和棉花,而且自己還不知情。“因為合作社這幾年都沒有收益,所以我先到外地去了,這里讓我父親幫打理。”
“到現在為止,我血本無歸。”曹先生無奈地說。不僅如此,更令他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在合作社沒有一點收益的情況下,合作社對公賬戶與數十名個人發生交易,其中向多名鄉、村干部個人賬戶打款幾千元至幾萬元不等。“這些人并不是合作社成員,跟合作社也沒有業務往來。”
根據曹先生提供的銀行簡易明細顯示,合作社在與那些個人打款交易的摘要中,包括臘肉貸款、超級網銀來貸、行內轉賬/往來款、換屆撫養費、提成款等等。
鄉干部回應個人賬戶收到錢:不記得了
隨后,記者來到洪一鄉政府,該鄉一名副鄉長稱,鄉里清楚合作社情況的領導有事外出,等領導回來后,對記者所需了解的事進行文字回復。對于合作社對公賬戶給鄉、村干部打款一事,該副鄉長給予明確的否認。
“這個錢如果是我們干部私人拿的是絕對不可能,我對我們任何一個同事、任何一個干部,我都有這樣的信心。”該副鄉長表示。
記者咨詢了洪一鄉的另一位副鄉長胡某,合作社對公賬戶曾給她的個人賬戶打入了2萬余元。胡副鄉長稱自己不清楚這個合作社,至于合作社給其打了2萬余元,她不記得此事,需要回憶一下,需前往銀行查詢。
洪一鄉政府在給記者的文字回復中,回應了此前馬家柚樹苗死亡及改種無花果、油茶等情況。回復中寫到,發現有少量苗木規格未達到要求,在將款項打給對方后,通過積極協商讓對方退還10萬元。其中2萬元作為部分柚苗不合規賠償,8萬元作為柚苗質保金。
回復中稱,2020年冬,由于遭遇連續一周的極端低溫,雖然采取了保溫防凍措施,但柚樹仍遭受了嚴重凍害,發生了大面積凍死情況。鑒于此,合作社于2021年補種了無花果,2022年、2023年在未成活的無花果地塊又補種了油茶。
而對于合作社對公賬戶與數十位個人發生交易,其中向多名鄉、村干部個人賬戶打款等事情,洪一鄉在文字回復中只字未提。(記者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