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聯通皖豫!和襄高速全線最長隧道今動工
6月3日上午,G4222和縣至襄陽高速公路舒城(千人橋)至金寨(皖豫界)段項目先行開工點大別山隧道正式動工,標志著和襄高速六安段項目中里程最長的隧道進入洞內施工階段。市政府副市長、一級巡視員孫學龍現場督導,并宣布動工。市交通局領導朱宏、張冬陽、王本營、楊廣軍、程本文、姚軍,市直有關部門、金寨縣負責同志,安徽六安和襄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總經理茍永平,中國葛洲壩集團建設工程公司黨委副書記王軍,建設、施工、監理、檢測等單位負責同志參加動工活動。
大別山隧道位于和襄高速項目標尾,與河南省沿大別山高速雞公山至商城(豫皖界)段相接,聯通皖豫兩省,橫跨革命老區,為省界特長隧道,全長6592.8m,其中河南段長2280.2m,安徽段長4312.6 m,最大埋深295m,設計為雙向分離式隧道,主洞建筑界凈寬10.75m,單向雙車道,設計時速100Km/h,在安徽境內設隧道排煙斜井1座,兼作施工通道,長778m。作為和襄高速關鍵節點工程和重點控制性工程,正式動工標志著和襄高速六安段建設進入新階段,隧道能夠早日貫通對全線按期通車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大別山隧道地質環境復雜、施工難度大、技術要求高,隧址區穿越4條地質破碎帶,Ⅳ、Ⅴ級圍巖達2000多米。為確保施工安全和洞室穩定,和襄高速項目公司科學統籌、超前謀劃,督導施工單位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通過信息化手段,采取超前大管棚、超前小導管、超前錨桿等超前支護,采用超前地質預報、加強施工量測等措施,確保施工過程中安全有序進行。同時,適時優化施工組織,合理安排資源投入與工序銜接,投入多臂鑿巖臺車、液壓棧橋等先進的施工設備,以提高工效、加快施工進度,確保大別山隧道早日貫通。
和襄高速公路(六安段)項目全長約170.5公里,自東向西途經我市舒城縣、金安區、霍山縣、金寨縣4個縣區17個鄉鎮,項目概算總投資約240.2億元,是六安有史以來建設里程最長、投資額最大的單體項目,也是六安市自行建設的第一條高速公路項目。項目建設有利于進一步完善我市綜合立體交通網,等高對接長三角,融入合肥、武漢都市圈,密切省際、市際間經濟文化交流,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中部崛起戰略,助力大別山革命老區加快實現綠色振興趕超發展。
來源: 和襄高速公路項目部 楊浩然
責任編輯 - 毛婧婧
校對 - 楊星宇 陳亞軍
審稿 - 王正超
核發 - 查琦 周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