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8月28日訊(記者 王碧微)消費電子寒冬持續,“果鏈”告別了曾經的“躺贏”時代,產業鏈企業業績持續分化。財聯社梳理主要“果鏈”企業上半年業績發現,超半數企業營收下滑;但亦有立訊精密(002475.SZ)、藍思科技(300433.SZ)、領益智造(002600.SZ)等企業受益于AI、新能源業務的發展,業績增長明顯。
9月初,蘋果即將舉辦秋季發布會,iPhone 15系列即將走上臺前。Counterpoint高級分析師、深耕產業鏈十余年的Ivan Lam表示,預計蘋果今年第四季度整體銷售應該會比去年要高。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富士康、鵬鼎控股(002938.SZ)等不少產業鏈企業近期都透露出繁忙氣息。“我們目前產能飽滿,主要為大客戶新機做準備?!冰i鼎控股證券部人士向以投資者身份致電的財聯社記者表示道。在此情況下,iphone15會否成為“果鏈”們的翻身機會?
“果鏈”幾家歡喜幾家愁
調查機構Counterpoint的數據顯示,Q2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銷量年同比下降8%,環比下降5%,連續八季度出現年同比下降。
大環境低迷,縱是蘋果也難獨善其身,季度營收三連跌。蘋果2023財年第三財季報告顯示,實現總凈營收為817.97億美元,較上年下滑1.4%;凈利潤為198.81億美元,較上年增長2.3%。
靠蘋果吃飯的“果鏈”廠商們也難逃業績下滑命運。據財聯社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市值超過100億的“果鏈”廠商中,已有20家披露半年度業績或業績預告,其中營業收入下降的11家,凈利潤下滑10家。
(果鏈H1業績不完全統計,財聯社記者制圖)
“智能手機需求疲軟”成為存量時代的財報關鍵詞。舜宇光學科技(3282.HK)財報顯示,公司H1手機鏡頭相關產品、VR/AR相關產品、數碼相機相關產品收入H1均下降,手機鏡頭出貨量較去年同期下降約21.3%至約5.13億件;手機攝像模組出貨量較去年同期下降約11.8%至約2.55億件。
不過,在整體環境低迷下,“果鏈”企業的毛利率并未出現明顯下滑。Ivan Lam表示,“今年果鏈的企業的利潤比其他企業相對要好一點。一部分國內專注中低端手機的一些供應鏈公司會更加困難。”以今年普遍低迷的PCB行業為例,東威科技(688700.SH)、生益電子(688183.SH)毛利率下滑幅度均超3成,但鵬鼎控股、勝宏科技(300476.SZ)的毛利率卻有提升。
從H1業績情況來看,能否實現“兩條腿走路”成為“果鏈”們接下來發展的關鍵。
工業富聯(601138.SH)今年因與英偉達的合作關系在二級市場風生水起,H1公司服務器毛利率同比增長25%,上半年公司也因此實現“不增收卻增利”。接下來,公司或將持續押注AI。公司董事長鄭弘孟此前在股東會上亦曾表示,““AI服務器市場比市場預期更大,預期下半年有望強勁增長。換句話說, 目前從需求來看AI服務器一季比一季好,越來越好”。
蘋果“砍單”陰霾之下的歌爾股份(002241.SZ)則交出近6年最慘成績單——預計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33億-4.99億元,同比下降76-84%。同時,歌爾股份近期披露的2023年股權激勵業績目標較2022年下滑超15%,或也是對行業信心不足。
歌爾在公開場合已多次表達新業務的重要性,可見企業發展邏輯已變。歌爾股份董事長姜濱此前演講表示,當前有兩大機遇,一是元宇宙本身,一是新能源汽車產業,虛擬現實作為元宇宙的入口,正推動元宇宙生態構建,生態規模遠超當前的智能手機產業,發展前景廣闊;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加速迭代,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也將大大促進汽車電子產業增長。
失去蘋果的歐菲光(002456.SZ)H1營業收入 63.15 億元,同比下降 18.79%。不過,歐菲光此次頗有“底部反彈”之勢。公司凈利潤上半年虧損3.54 億元,同比減虧 59.52%。其中,Q2歐菲光單季凈利潤439.21萬元,實現扭虧為盈。
“通過多年的積累,公司大力布局的智能汽車業務發展提速,進入業績兌現期?!睔W菲光方面進一步表示,“接下來將提升高附加值產品占比,力爭提高公司整體運營效率和盈利水平?!?/p>
iPhone 15發售在即 產業鏈迎新機遇
上半年的低迷已過去,除了押注新業務外,外界猜測已久的iPhone15也成為“果鏈”們能否翻身的關鍵。Ivan告訴記者,預期iPhone15外形的沒有大變化,但會在芯片攝像頭窄邊框電池容量等方面有所提升。
不過,從去年開始,關于蘋果供應鏈變化的消息不斷,“目前,蘋果的供應鏈規劃第一原則是多供;第二會逐漸要求多地供應;第三在ESG方面需要和蘋果的要求統一;第四蘋果供應鏈企業頭部化愈趨明顯?!盜van道。
因此,國內“果鏈”的“蛋糕”是否變小成為焦點。Ivan告訴記者,“國內企業參與環節沒有減少,反倒是增加了。盡管生產組裝轉移出去一部分,但是國內企業的角色并沒有變化,而且因為要轉移,要參與的環節合作的工作要更多?!?/p>
對于iPhone 15系列訂單分布,立訊精密占比較高的消息,財聯社記者已向公司發送采訪提綱,但截至發稿暫未收到回復。
在此情況下,近日,不少“果鏈”企業都透露出繁忙氣息。鵬鼎控股證券部人士向記者表示,下半年的產線較上半年飽滿,主要用于備戰大客戶的新機。
一位富士康招工中介告訴記者,目前富士康的招工高峰仍在繼續,但快接近尾聲。27日最新的招聘人員可享受返費9000元。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此前也透露,在消費智能產品方面,預期本季公司相關業務較上季將有強勁成長。
對于15系列整體的銷售情況,Ivan認為會與14系列相近。“15系列首期備貨方面還是維持在8000萬上下,今年第四季度整體銷售預期會比去年同期要高。但由于消費恢復緩慢,預期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加總跟去年同期大致持平。”Ivan Lam表示道。據悉,2022年iPhone14系列的備貨量約為9000萬-1億臺,但2022年出貨量約為7810萬支。
(編輯 曹婧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