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弘元綠能(603185)2023年5月在SNEC光伏展期間推出HT系列新一代高效TOPCon組件,產品采用多主柵和無損切割技術,量產組件輸出功率最高可達710W,轉換效率可達23%,同時具有低衰減、-0.3%/℃低溫度系數、85%高雙面率、2%弱光發電綜合增益等優勢。2023年5月底,公司控股子公司弘元光能迎來云南大理110MW光伏電站項目組件交付,并于6月初與陜西臻盛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簽訂100MV組件供貨合約,產品將運用于廣東茂名百兆瓦規模農光互補項目。2023年6月30日,公司控股子公司弘元徐州正式迎來16GWN型TOPCon高效電池首片成功下線,產線量產效率可達25.6%,抗PID衰減控制在2%以內,良率可達98%。
弘元綠能原主營業務是以數控金剛線切片機為主的精密機床設備,自2019年制定“高端裝備+核心材料”業務模式,切入光伏單晶硅領域,2022年光伏單晶硅產能達到35GW,產能利用率87.95%,產銷率100.80%,當年出貨量達到31.18GW,同比增長79.09%,位居行業前五序列。
公司自2022年開始深度垂直一體化建設,實現工業硅(規劃15萬噸,2023年中旬投產8萬噸)/多晶硅料(規劃10萬噸,2023年中旬投產5萬噸)/拉晶及切片(拉晶環節投產35GW,規劃40GW,在建20GW,配套切片環節投產25GW,規劃25GW均已在建)/N型TOPCon高效電池片(規劃26GW,2023年6月底已投產16GW)/組件(規劃16GW均已在建,預計2023年Q3-Q4投產)/光伏電站(規劃5.5GW)全產業鏈覆蓋,成為邁向光伏行業高度一體化的企業。2023年H2-2024年H1,公司各環節新增產能逐步釋放,業績有望迎來高速增長期。
公司目前處在歷史估值低位,隨著產業鏈價格波動帶來的前期利空已釋放完畢,單晶硅環節盈利預期修復;一體化產能釋放帶來業績高速增長,同時增厚各環節盈利空間;N型TOPCon高效電池及組件出貨帶來的行業定位轉變,公司的估值水平有望得到修復。
公司目前正處在一體化轉型關鍵節點,新增高效產能將在2023H2至2024H1陸續釋放,憑借產業鏈一體化布局優勢及新增產能后發優勢,我們認為公司將迎來第三次高速增長新階段。此外,公司估值目前處于歷史低位,較隆基綠能(601012)等一體化公司、TCL中環(002129)等硅片環節龍頭企業、鈞達股份(002865)等TOPCon電池龍頭企業也相對偏低,隨著N型高效電池及組件產能釋放及相關產品逐步得到市場認可,估值水平有望重塑。我們預計公司2023年-2025年實現營業收入269.24億元/445.51億元/479.08億元,同比增速22.89%/65.47%/7.53%;實現歸母凈利潤40.09億元/57.21億元/60.55億元,同比增速32.19%/42.69%/5.83%;EPS分別為6.94元/9.90元/10.48元,對應的PE分別為7.38/5.17/4.88倍,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