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兒童聽損
孩子聽力不好怎么辦?孩子聽力損失達到什么程度需要佩戴助聽器?驗配助聽器需要做哪些流程?佩戴助聽器后需要注意什么?
驗配師在工作中會遇到很多家長擔心孩子聽力不好的情況,聽到新生兒聽力篩查不通過就開始擔心,關于嬰幼兒/兒童驗配助聽器的相關問題,以下幾點建議希望可以給您提供一些幫助:
(資料圖片)
聽力損失達到什么程度需要戴助聽器?
輕度聽損在26-40dB,建議佩戴助聽器,嬰幼兒應當在9個大之前進行干預。否則,孩子的語言及智力發育將比正常兒童遲緩。
中度聽損在41-60dB,盡早選配助聽器,中度聽損嬰幼兒一般建議在6個月前干預。中度聽損兒童會在認知、理解和口齒的清晰度方面與同齡的小朋友有著不同程度的滯后。隨著聽力損失的加重,這種滯后的程度也會越來越嚴重。
重度聽損在61-80dB,對于重度聽力障礙的嬰幼兒則建議提前到3個月大時佩戴適宜的助聽器,以防止寶寶錯過8月齡左右的理解語言意義的關鍵期和1歲半左右的口語發展關鍵期。
極重度耳聾兒童超過7~8歲仍未聽過放大的聲音,相當于此時孩子的“聽力年齡”依然處于0歲,這時才開始使用助聽器,要實現全面言語康復就十分困難。
所以,我們建議家長遵從“三早”的原則,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
兒童驗配助聽器需做哪些流程?
1、聽力學檢查:兒童需詳細進行聽力學檢查,如純音測聽,如果無法進行純音測聽,則需要做行為測聽、中耳阻抗、耳聲發射、聽覺誘發電位,包括短聲誘發聽性腦干反應。建議兒童進行短純音誘發的聽性腦干反應和多頻穩態反應,有利于評估聽力水平全面頻率;
2、言語評估:若兒童配合,可以在驗配助聽器前,做言語評估;
3、選擇助聽器:家長在拿到聽力測試結果后,需要到助聽器驗配機構進行驗配,驗配師會根據兒童的聽力水平,幫助選擇合適的助聽器;
4、真耳分析:由于每個助聽器調試后有預期爭議范圍,所以兒童在選配后需要做真耳分析。由于個體外耳道形態不同,在助聽器調試后,需測量在兒童鼓膜附近聽到的聲音量,然后驗配師再根據真耳分析結果進行調試;
5、聽覺、言語水平評估:驗配師在調試后,兒童要進行助聽后的聽覺水平、言語水平評估;
選擇有醫學專業背景的助聽器驗配機構。可以從證件是否齊全、硬件是否齊備、助聽器驗配師是否權威等多方面進行考察。
在助聽器驗配機構中,配備了完善的硬件設施基礎上,擁有大批經驗豐富的聽力學驗配師、言語康復師及國家級助聽器驗配師的還是值得信賴和信任的。
驗配助聽器后需要注意什么?
1、初期配戴時,建議剛開始配戴時間不宜過長,第一個禮拜前三天,一天大約配戴 1-2小時,后三天再增加約2-4小時,每個孩子的適應情況不同,故需以個案處理。
2、嬰幼兒戴上兒童助聽器后,不要期待馬上就能聽清聲音并理解所有的話語,這都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
3、嬰幼兒的耳廓小且軟,支撐力差,因此在保證聲音增益的前提下,應盡量選擇體積小的耳背式助聽器;
4、嬰幼兒的內耳毛細胞耐受強聲刺激的能力較弱,最好選擇具有壓縮放大線路的兒童助聽器;
5、嬰幼兒的聽覺敏度低,在評價兒童助聽器效果時,不能用大齡兒童和成年人的標準;
6、孩子活潑好動,很容易不經意把兒童助聽器扯下來。對于這種情況,彈簧夾、帽子和頭帶之類物品有助于確保孩子不會將助聽器扯下;
7、家長在幫孩子佩戴助聽器時,可以在耳模的耳道部分涂抹少量的凡士林,將有助于取戴。
8、耳模的聲孔細小容易堵塞,要經常清理。
9、為適應兒童的耳道發育情況,耳模需要在驗配師的建議下定期更換。
由于助聽器屬于二類醫療器械,醫院內部不能出售,因此,建議嬰幼兒驗配助聽器一定要去經驗豐富的、專業的、有醫學背景的驗配機構進行驗配。
聲藍小貼士
選配助聽器是第一步,及時的言語康復訓練也是必不可少的,這對于錯過前面兩個語言發展關鍵期的寶寶更為重要。
這是因為大腦從聽到聲音到做出反應,中間要經過非常復雜的轉換過程,這個過程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給孩子灌輸日常生活知識,語言表達習慣,以及正確的發音技巧,最終才能學會使用語言表達。
大多數佩戴助聽器的兒童在理解別人說話和表達自己的意愿時,都會存在一些困難如發音口齒不清等問題,因此兒童佩戴助聽器后需進行聽力語言訓練是有必要的。
對于重度耳聾的兒童來說,佩戴助聽器后聽力仍不能達到最佳效果,僅依靠助聽器可能難以達到理想的交流目的。
因此,給配助聽器的孩子進行聽力語言訓練就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