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子彈財經
作者 | 老姜
編輯 | 閃電
【資料圖】
美編 | 倩倩
審核 | 頌文
做品牌,在今天還是個好選擇嗎?
在電商愈加“內卷”的今天,很多商家恐怕不會對此做肯定的回答。近幾年,隨著各種社交平臺的興起,興趣電商、內容電商、白牌電商等諸多模式變得熱門。中小商家在兩場戰爭中暈頭轉向:一是流量戰爭,二是模式戰爭。
流量是互聯網行業第一“毒品”,人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瘋狂買量,哪有流量就去哪,變成了這些商家的日常動作。這就陷入了第二種戰爭,模式戰爭。直播火了,去開直播;種草平臺火了,就去開幾個賬號;消費降級,就做貼牌商品。
在以周為變化的快節奏電商時代,眾多可以選擇的平臺,讓很多商家忽視了電商最本質的兩個點:貨和質。貨在哪里?產業帶。質怎么讓消費者信賴?答案是品牌。
我們結合前幾天的一則新聞:據36氪報道,二季度天貓新入駐商家同比增長75%,超過去年上半年新商數量。在商家類型上,45%為產業帶品牌,接近半數。
當產業帶商家在這個“內卷”時代擁抱天貓,說明了什么?
1、價格競爭不等于品牌降級市面上80%的商家是短視的。
這當然可以理解,在疫情后,經濟尚未恢復,消費者手中的錢也不多,很多商家只能自顧眼前,陷入價格戰中。他們認為,與其長期投入建設品牌,不如用價格刺激消費者,獲得短期收益。
看似是“一分汗水一分收獲”,但其實卻是花了時間耕地,種出的麥子質量不高,勉強度日。因為一味地沉迷價格戰,就不可能保證商品的質量。陷入平臺流量的分配游戲中,留下的客戶是平臺的,卻不是自己的。簡單來說,過了今天沒明天。
真正有實力的產業帶商家怎么做?他們的經營也會遇到困難,他們的策略是在此時入駐天貓。
明明是做白牌最有優勢的商家,卻在此時做起了品牌,這說明什么?——性價比依舊重要,但“性”在“價”的前面,品牌力是“性”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產業帶商家一定是最長期主義的,因為都是干了多年的工廠。也正是因為他們穿越了幾十年的經濟周期,他們的策略,才更值得廣大商家研究。如果你是做個副業,開個店,自然不用這么考慮。但如果你是認真在做電商,無論是什么品類,品牌建設一定是不能忽略的事。
你可能會說,做品牌需要砸錢。這話只說對了一半,更準確的說法是,做品牌是一件長期投入,長期回報的事。更準確地來說,做品牌是一種思維,花錢做廣告只是做品牌的一種方式。直播可以做品牌,內容可以做品牌,借熱點可以做品牌。并不是說非要很有錢,才能做品牌。
讓我們看看走在前面的日本。從社會學來看,我們很像20年前的日本——高齡化,少子化,年輕人的就業壓力,經濟增長變得平緩。那日本流傳至今的消費品牌是哪些呢?答案是無印良品,優衣庫。
我們發現了什么規律?首先這些都是品牌,其次都是性價比品牌。這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種消費降級,但又是品牌的勝利。
可見做品牌和消費降級并不沖突,因為消費降級絕不等于無底線的低價。不健康的銷售模式,是不可能長期讓消費者留下的。
很多商家以為的消費降級,是更低的商品質量,一毛一毛擠出來的郵費,是在大促里直接“賠本”,換取足夠的流量,和短期的收益。但實際上,更大的利潤,都在品牌里。
2、做品牌,是脫離電商內卷的唯一出路品牌有利潤的關鍵,并不在于多高的定價,重點是用戶留存和復購。
這是很多人之前對品牌的誤區,以為品牌較高的定價,會讓一部分的消費者望而卻步。但沒有人能吃下所有消費層次的用戶,打造目標價格力用戶信任的品牌,才應該是商家的目標。而不是費盡心思,做到這個價格區間的最低價格。
經過20多年的發展,互聯網流量見頂,想要有長期的發展,更多要依靠日常的精耕細作。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沒有留存用戶,沒有私域流量,何談精細運作。而沒有品牌,又何來留存用戶。
做品牌的本質,是贏得消費者的信任。這個事和日常交朋友一樣,靠的是每一次來往,和每一個環節的滿意。在電商方面,就是通過大量的交易,在渠道、營銷、服務、產品等各方面,不斷強化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
中國有全世界最強大的產業鏈,產業帶商家生產的白牌產品,質量已不遜于品牌。但品牌化是比制造更專業的事,也是對商家更陌生的事。
嚴格意義上來說,從工廠流水線生產的,只能叫“產品”,只有經過商業化的包裝,才能稱之為“商品”,才更有流通的價值。
而這件事,天貓從成立第一天就開始做,已經做了20年。無數品牌成長在天貓,比如近年來火爆的花西子、完美日記、Ubras、李子柒、蕉內。更有很多“老品牌”選擇在天貓展示自己的新形象。最近的例子,是618期間的蘋果,他們在天貓開了全球第一次官方直播。
現在已不是寡頭電商的時代,一個商家往往會在多個電商平臺開店。但如果想要打響新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穩定形成心智,天貓是不可缺少的選擇。
天貓既有的運營工具和會員體系,能夠讓新品牌迅速上手。其多年積淀的消費者畫像,和相應的商品消費趨勢,也能夠提供對消費者全面、深入的洞察,讓商家真正理解消費者的需求和習慣。而從消費者側,天貓也是品牌的最大聚集地,從價格策略制定,以及和消費者長期關系的運營上,天貓都有其他平臺無法比擬的優勢。
可以說,做品牌,是逃離電商“內卷”的唯一出路。
3、KA服務部是一步什么棋淘寶天貓集團在4月重新設置“三大發展中心”,“品牌業務發展中心”為其一。可見重組后的淘天集團,品牌仍然是不會松手的一項重點業務。
此前脈脈上有淘天集團的員工爆料,自己將加入新組建的淘天“KA服務部”,就歸屬于品牌業務發展中心。這又是一步什么樣的棋?KA也就是Key Account,往往指大客戶,KA服務部的范圍又有哪些呢?
據天貓公布的數據,在二季度新增的天貓新商家中,成交規模突破1000萬元的有近30個,突破100萬元的近700個。很明顯,這些數據的公布是為了打造標桿。KA服務部的主要服務對象,是成交額百萬左右的腰部潛力商家。
這不是天貓的唯一動作。近期,天貓先后發布“品牌繁榮計劃”“藍星計劃”等一系列商家政策。如天貓“藍星計劃”,為2023年7月到9月底成功入駐的天貓商家,提供最高5萬元的經營激勵金,用于3個月店鋪傭金抵扣;此外,為新入駐商家,提供從入駐到經營的1對1專屬服務;同時為新店提供搜索、短視頻等專屬流量扶持。
除了這些新政策,原本天貓就具有的能力,是商家更為重視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天貓的會員體系。業界流傳一句話,如果一個人有1000個垂直強粘性粉絲,他便能養活自己。天貓的會員體系,目的便是用一套系統和能力,為每個電商品牌復制強粘性粉絲。
通過近年的發力,天貓商家的會員經營頗見成效。今年618,會員成交額破億的品牌數量同比增長超40%,其中美妝、運動戶外等行業主流品牌,會員成交甚至高達60%以上。截至今年4月底,會員客單價對比大盤用戶高出1.5倍,復購率高出2.3倍。
比如本土快時尚品牌UR,他們系統中的天貓會員客戶價值,最高能到普通用戶1.5倍。換言之,僅通過將瀏覽客戶轉化為會員這一個動作,UR便能在現有的流量基礎上,在單客挖掘出20%以上的增量。
知名美妝品牌雅詩蘭黛,在4月天貓官旗的會員數,突破了2800萬。針對不同等級的會員,新客以及老客,品牌都給出了只在淘寶天貓的獨家會員優惠。數據顯示,雅詩蘭黛在大促活動中會員成交占比超73%。
哪怕是在線上很難賣出的汽車,在天貓的會員體系下,數據也非常好看。沃爾沃汽車自2020年起,就在天貓開啟了旗艦店會員運營。今年618期間,沃爾沃汽車天貓旗艦店內會員購買比例,占全店的90%以上。
某種程度上,想經營品牌的商家就是淘天集團的“會員”,而“KA服務部”是為了更好服務這些會員,專門成立的部門。這體現了淘天集團新的姿態,過去往往阿里強調和品牌共贏,現在變身“服務者”,其姿態的降低,顯示出在品牌方面獲勝的努力和決心。
在豐富成熟的會員體系外,眼下天貓為新品牌成長提供的助力,最大的空間應該是扶持店播。直播哪里都有,但邏輯完全不同。
短視頻平臺的核心邏輯是刷視頻,看到了感興趣的直播和商品,消費者會下單,最后甚至在哪家店買的都不知道。短期內,確實刺激了消費,但長期來看,非常不方便沉淀品牌資產。而天貓店的直播,則著重將用戶轉化為會員,對于留存、復購和持續經營,都有極大幫助。
電影院確實可以賣掉很多可樂,但你想喝一瓶可樂,還是會去便利店買,這就是店鋪心智對消費者的影響。最重要的是,首先因為它是可口可樂。這就是品牌的價值,也是天貓的目標和方向。
*文中配圖來自:攝圖網,基于VRF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