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25日,僅有10只百億級基金年內凈值收益為正數,8只基金年內凈值虧損超過10%,最高虧損超過20%。
隨著公募基金二季報的相繼披露,上半年末規模達到百億級別的基金也浮出水面。
(相關資料圖)
據《國際金融報》記者統計,主動權益類基金規模(含QDII,份額分開計算,下同)超過百億的共有39只,但截至7月25日,僅有10只基金年內凈值收益為正數,8只基金年內凈值虧損超過10%,最高虧損超過20%。
這些年內虧損較高的百億基金,重倉股主要集中在鋰電池、光伏、汽車、醫藥、食品飲料等年內非熱門的賽道。
眼下,這些百億基金正面臨投資風格與市場風格不搭的煎熬,同樣備受煎熬的還有眾多被“套”的基民們。
超七成“告負”
上半年因人工智能熱度的帶動,TMT(科技、媒體和通信)板塊有著不錯表現。但主動權益類的百億基金重倉賽道主要集中于新能源、消費和醫藥等板塊,所以今年以來整體表現有些不太理想。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25日,二季度末規模超百億的39只基金中,僅有10只年內凈值收益為正,超過七成的百億基金年內凈值出現了虧損。從虧損的情況來看,有8只百億基金年內凈值虧損超10%。
百億規模的基金中,包括眾多基民耳熟能詳的名字,比如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劉彥春管理的景順長城新興成長,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朱少醒管理的富國天惠,謝治宇管理的興全合潤,劉格菘管理的廣發科技先鋒,焦巍管理的銀華富裕主題等。
正是因為受到基民的青睞,相關基金的業績波動也會引起較大關注。
比如中歐醫療健康,曾依靠創新藥賽道吸引了眾多基民買入,但如今業績持續不佳,截至7月25日,中歐醫療健康A年內凈值虧損15.24%,同類排名靠后。
重倉新能源的廣發科技先鋒也被眾多基民買入,但年內凈值虧損高達22.76%。廣發基金另一位基金經理鄭澄然管理的廣發高端制造A,重倉光伏為主,年內凈值虧損21.97%。
其他重倉新能源的百億基金中,農銀新能源主題A年內凈值虧損9.33%,東方新能源汽車主題年內凈值虧損11.84%。
百億消費主題基金中,備受基民關注的銀華富裕主題年內凈值虧損13.71%,景順長城新興成長A年內凈值虧損10.17%。
記者還注意到,上述百億基金中,規模更大的基金,年內業績出現虧損的概率相對更大。從規模前十的百億基金來看,僅有3只收益為正。其中,中歐醫療健康A/C份額年內凈值虧損均超過15%,景順長城新興成長A凈值虧損超10%。除富國天惠、興全合潤、諾安成長外,其余基金均有不同程度的虧損。
調整持倉策略
針對二季度市場的行情波動,上述百億基金在二季報中對后市的分析和倉位的調整做出了詳細闡述。其中,有些基金針對年內出現的熱門賽道,對投資策略進行了調整。
銀華富裕主題基金經理焦巍在二季報中提到,除了AI行情和低估值高分紅板塊對消費標的的虹吸效應,消費類核心資產的弱勢體現了市場對此類資產長期折現率提出的,尚不能證實證偽但確實有合理性的疑問。這些疑問包括各種預期變化下的經濟短期刺激政策是不是要讓位于決策層長期的大計考量和定力;中國居民的消費傾向是否會提前產生結構性變化從而過渡到日本的第四消費時代等。
作為一名重倉消費股的基金經理,焦巍坦言,上半年里消費投資表現的不理想對其提出了嚴重的挑戰,促使他做出了深刻的思考和相應的調整措施,調整措施包括降低個股持倉集中程度等。焦巍對該只基金增加了必須消費品的配置,同時對一直重倉的可選消費品種,以白酒和醫美化妝品為主標的,在壓減倉位的總體考慮之下持續調整結構品類。
興全基金經理謝治宇在上半年除了持續跟蹤消費、醫藥和新能源等,還關注了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投資機會,他在興全合宜的二季報中提及,“以長視角繼續尋找和持有具有良好投資性價比的公司”。
一直以重倉創新藥為主的中歐醫療健康,在二季度中加入了中藥板塊,基金經理葛蘭在二季報中坦言,“二季度醫療板塊整體出現下跌,本基金也受到重倉的醫療服務板塊下跌影響,出現凈值回撤,但增配的中藥板塊為組合貢獻了部分正收益。”
葛蘭表示,醫療板塊的估值已經相對較低,且是較為典型的剛需行業,依然看好其長期投資價值。
重倉新能源汽車的百億基金,開始將目光轉向智能化的賽道。東方新能源汽車主題基金二季報中提及,“隨著AI技術的進步,自動駕駛正孕育較大的變化,爆發性較好的整車以及配套供應鏈,比如光學器件、域控制器、聲學、空氣懸掛、線控底盤等是我們關注的方向。”
睿遠成長價值也對重倉標的進行了調整,后十大持倉股中增加了光伏和通訊類個股,增持后者的原因則是基于人工智能時代,選擇了通信和算力的龍頭企業,其在服務和存儲器有突出地位。
重倉消費股的張坤,其管理的易方達藍籌依舊增持了消費等行業,同時降低了科技等行業的配置。張坤表示,目前不少優質公司的估值已經很有吸引力,并會堅持原有投資框架,并不斷精進自身的研究水平。
張坤表示,按照國家的遠景目標為前提,其對組合未來的內在價值增長依舊有信心,而且悲觀的市場預期已經反映在了低估值中。
廣發科技先鋒二季報顯示,十大重倉股倉位超過70%,主要包括光伏、鋰電池、汽車等領域。該只基金還在二季報中表明,持倉結構沒有大幅度調整,依然圍繞已建立全球比較優勢的高端制造產業鏈布局,同時加大了對于國產自主可控制造業的關注。
注重長期業績
百億基金年內業績告負的情況為何較多?
對此,私募排排網財富管理合伙人榮浩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市場風格鮮明,同時疊加市場交易參與方和交易行為發生結構變化,這主要是由量化交易和衍生品工具帶來。
有分析人士認為,業績不佳還由于“船大難掉頭”,百億基金在調倉換股上沒有小規模的基金那般靈活。不過,榮浩表示,該說法有一定適用度,但僅僅是針對規模超大的基金。對于多數剛過百億規模的管理人,規模帶來的約束還是有限的,大規模基金在調換上可以通過投資框架多元化來解決。而小規模基金則會有風險暴露集中的問題。
玄甲基金總經理林佳義認為,大規模基金有更大倉位配置低估藍籌股,這樣會有非常好的流動性,而高性價比的中小企業也可以構成有效的補充倉位。至于小規模基金,則可以更聚焦中小高貝塔及強阿爾法屬性的企業,從而獲得短期優勢。
對于那些堅持舊有投資邏輯的產品,榮浩表示,一定要在可預見的期限內兌現,否則投資人很難接受。但同時還需在風控框架內謹慎操作,如果沒有更好的投資機會,也只能接受市場的現實,在以后的發行時點、風控、投研等方面做得更好。
記者注意到,有不少百億基金還未做出長期業績,但在募集時依靠基金公司的營銷已經成為熱門產品。眺遠營銷咨詢創始人高承遠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基金公司通過“造星”運動吸引投資者買入,但由于業績不佳導致基金規模持續下降的現象屢見不鮮。
“‘造星’運動可能會吸引一時的關注和購買熱潮,但基金的長期表現才是最重要的。投資者應該關注基金的長期績效而非短期漲幅,需要做到謹慎評估,避免非理性購買和贖回,同時多樣化投資,避免雞蛋放到一個大熱的籃子里。”高承遠表示。